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kuò)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身必發(fā)黃.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fā)黃.
邪入陽明.寒已變熱.若更被火.則邪不得去.而熱反內(nèi)增矣.且無汗.則熱不外越.小便不利.則熱不下泄.蘊(yùn)蓄不解.集于心下而聚于脾間.必惡熱.為懊 不安.脾以濕應(yīng).與熱相合.
勢必蒸郁為黃矣.額上雖微汗.被火氣劫.從炎上之化也.豈能解其火邪哉.
陽明?。l(fā)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fā)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茵陳蒿湯主之.
熱越、熱隨汗而外越也.熱越則邪不蓄而散.安能發(fā)黃哉.若但頭汗出而身無汗.劑頸而還.
則熱不得外達(dá).小便不利.則熱不得下泄.而又渴飲水漿.則其熱之蓄于內(nèi)者方熾.而濕之引于外者無已.濕與熱得.瘀郁不解.則必蒸發(fā)為黃矣.茵陳蒿湯苦寒通泄.使病從小便出也.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六兩) 梔子(十四枚擘) 大黃(二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煎茵陳減六升.納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盒飯利.
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傷寒發(fā)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里.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于寒濕中求之.
傷寒發(fā)汗已.熱與汗越.不能發(fā)黃.而反身目為黃者.以寒濕深入在里.汗雖出.而寒濕不與俱出也.寒濕在里.必傷于脾.脾傷而色外見.則身目為黃.是不可比于瘀熱在里之例.而輒用下法也.云于寒濕中求之者.意非溫脾燥濕不可耳.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此則熱結(jié)在里之證也.身黃如橘子色者.色黃而明.為熱黃也.若濕黃則色黃而晦.所謂身黃如薰黃也.熱結(jié)在里.為小便不利.腹微滿.故宜茵陳蒿湯下熱通瘀為主也.
傷寒身黃發(fā)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此熱瘀而未實(shí)之證.熱瘀.故身黃.熱未實(shí).故發(fā)熱而腹不滿.梔子徹?zé)嵊谏希仄で鍩嵊谙拢?/p>
而中未及實(shí).故須甘草以和之耳.
梔子柏皮湯方
梔子(十五枚擘) 甘草(一兩炙) 柏皮(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此亦熱瘀而未實(shí)之證.瘀熱在里者.汗不得出而熱瘀于里也.故與麻黃、杏仁、生姜之辛溫.
以發(fā)越其表.赤小豆、連軺、梓白皮之苦寒甘.以清熱于里.大棗、甘草.甘溫悅脾.以為散濕驅(qū)邪之用.用潦水者.取其味?。恢畾庖玻隙灾痍愝餃窍聼嶂畡畻d子柏皮湯是清熱之劑.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是散熱之劑也.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麻黃(二兩) 生姜(二兩切) 生梓白皮(一升) 連軺(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赤小豆(一升) 杏仁(四十粒去皮尖)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半日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