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刺花

    《中藥大辭典》:白刺花拼音注音Bái Cì Huā別名

    白花刺(《貴州草藥》),苦刺花(《文山中草藥》)。

    出處

    《貴州草藥》

    來源

    為豆科植物白刺花。夏季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灌木叢中或草坡。分布云南、四川、貴州,陜西、甘肅、河南、山西、河北等地。

    原形態(tài)

    矮小灌木,高1.2米左右。樹皮灰褐色,多疣狀突起;枝條棕色,近于無毛,具銳刺。單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小葉11~21枚,長倒卵形,長7~12毫米,寬4~7毫米,先端微凹,有小刺尖,基部圓形,全緣,下面疏生平伏的白毛??偁罨ㄐ蛑诶现?;花疏生而下彎,約6~12朵,白色或藍白色,有短花梗;萼小,杯形,5淺齒,紫藍色;花冠長1.5厘米,旗瓣倒卵狀至匙形,龍骨瓣基部有鈍耳。莢果長3~6厘米,粗約5毫米,串珠狀,有長嘴,密生白色平伏長柔毛,節(jié)3~5個。種子橢圓形?;ㄆ?~5月。

    性味

    ①《貴州草藥》:"性平,味苦。"

    ②《文山中草藥》:"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①《貴州草藥》:"清熱,涼血,解毒。治鼻血,便血。"

    ②《文山中草藥》:"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治痢疾,膀胱炎,血尿,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復方

    治便血:白花刺根、苦參各三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備注

    本植物的葉(白刺花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刺花拼音注音Bái Cì Huā別名

    白花刺、苦刺花。

    英文名Root of Vetchleaf Sophora出處

    出自《貴州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白刺花Sophora davidii(Franch.)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ophora davidii(Franch.)

    采收和儲藏:3-5月花未放足時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路旁灌木叢中或草坡。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河北、陜西、甘肅、江蘇、浙江、河南、湖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白刺花 灌木,高1-2.5m。樹皮灰褐色,多疣狀突起,枝條棕色,近于無毛,具銳利。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長4-6cm;小葉11-21枚,橢圓形或長卵形,長5-8mm,寬4-5mm,先端圓,微凹而具小尖,基部近圓形,全緣,兩面疏被白色平伏的短柔毛??偁罨ㄐ蛏谛≈敹耍换魃聫?,約6-12朵,白色或藍白色,有短花梗;萼鐘狀,5淺裂,紫藍色,密生短柔毛;花冠蝶形,旗瓣匙形,反曲,龍骨瓣2瓣分離,基部有銳耳;雄蕊10,離生;心皮纖細,有毛。莢果細長,串珠狀,有長喙,密生白色柔毛。種子1-7顆,橢圓形?;ㄆ?-5月,果期6-8月。

    歸經

    肝;膀胱經

    性味

    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暑。主暑熱煩渴

    用法用量

    內服:泡茶,1-3g。

    各家論述

    1.《貴州草藥》:清熱,涼血,解毒。治鼻血,便血。

    2.《文山中草藥》: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治痢疾,膀胱炎,血尿,水腫。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柱花別名出泡草、白泡草來源爵床科半柱花Hemigraphis procumbens (Lour.) Merr.,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廣西。性味微辛,涼。功能主治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痢疾:全草3~5錢,水煎服。跌打腫痛:......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蒴苣苔別名山白菜、天目降龍草來源苦苣苔科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 Clarke,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陜西、甘肅、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治濕熱黃疸。用法用......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Shān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條葉樓梯草帶根莖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atostema sublineare W.T.Wang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邊旗拼音注音Bàn Biān Qí別名半邊蕨、單片鋸、半邊牙、半邊梳、半邊風藥來源為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半邊旗Pteris semipinnata L.,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性味苦、辛,涼。功能主治清......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邊蘇拼音注音Bàn Biān Sū別名綿穗蘇、野魚香、野蘇、大胡麻、天人草來源唇形科半邊蘇Comanthosphace ningpoensis (Hemsl.) Hand.-Mazz.,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浙江、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