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豺肉

    《中藥大辭典》:豺肉拼音注音Chái Ròu出處

    《食療本草》

    來源

    為犬科動物

    性味

    甘酸,溫。

    ①《食療本草》:"酸。"

    ②《綱目》:"酸,熱,有毒。"

    ③《醫(yī)林纂要》:"甘苦酸,溫。"

    功能主治

    《醫(yī)林纂要》:"補虛勞,攻堅積,長氣力,消骨鯁。"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豺肉拼音注音Chái Ròu英文名Jackal as food出處

    出自《食療本草》《醫(yī)林纂要》:昔人謂豺肉不堪食,令人瘦,然山中人臘之為良藥,病久虛羸,梢食此則神氣頓足,骨力頓強;勞食傷、肉傷、堅積看,煎臘服之即消,且不損真氣,是則昔人之言,亦多有末盡失。

    來源

    藥材基源:為犬科動物豺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uon alpinus Pallas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山地、丘陵、森林等處。而熱耐寒,群居性,具獵食中型獸類之特性。

    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吉林、河北、新疆、江蘇、福建、廣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豺,形似狼而短小,頭部較寬而吻較短,體重15-20kg,體長85-130cm。四肢較短,尾長略小于體長之半。耳端圓鈍。乳頭6-7對。尾毛較長。通常全身毛紅棕色,或近灰棕色而雜以黑毛。頭部、頸部、肩部及背部色調較重,并雜有黑色毛尖的針毛,腹面呈淺灰色、棕色或棕白色,口角部位及喉部也近于棕白色。四肢前面深棕褐色,內側白以或淡灰色。尾端幾近黑色,形成黑尾尖。夏季毛短而色深,紅棕色尤顯深重。

    歸經

    肝;腎;脾;胃經

    性味

    味甘;酸;性溫

    注意

    《食療本草》:“損人神情,消人脂肉?!?/p>功能主治

    補虛消積;散瘀消腫。主虛勞體弱;食積;跌打瘀腫;痔瘺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

    各家論述

    《醫(yī)林纂要》:補虛勞,攻堅積,長氣力,消骨硬。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來源為錦葵科木槿屬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果實。秋季采摘成熟果實曬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肺化痰,解毒止痛。用于痰喘咳嗽,神經性頭痛;外用治黃水瘡。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燒灰存性,麻油調搽患處。摘錄《全國中......
  • 《全國中草藥匯編》:朝天罐拼音注音Cháo Tiān Guàn別名向天葫蘆、瓶兒草、倒罐子、貓耳朵來源野牡丹科錦香屬植物朝天罐Osbeckia crinita Benth. ex Wall.,以根及果入藥。秋季挖根,采摘果序,洗凈曬干。性味......
  • 拼音注音Cháo Xiān Yì Zhī Huánɡ Huā別名朝鮮一枝蒿、一枝黃花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鈍苞一枝黃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olidago pacifica JuZ. [Solidago uirgaurea L.v......
  • 拼音注音Cháo Xiān Yá Bǎi來源藥材基源:為柏科植物朝鮮崖柏的枝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huja koraiensis Nakai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秋、冬季采收為佳,剪下帶葉枝梢,除粗梗,陰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
  • 拼音注音Cháo Xiān Yá Bǎi Rén別名長白側柏仁、柏子仁來源藥材基源:為柏科植物朝鮮崖柏的種仁。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huja koraiensis Nakai采收和儲藏:秋末果熟后采收,除去種殼備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