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長節(jié)耳草

    別名

    黑頭草、小繡球、一掃光

    來源

    茜草科長節(jié)耳草Hedyotis uncinella Hook. et Arn.[Oldenlandia uncinella (Hook. et Arn.) O. Kuntze.],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辛、酸,溫。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散寒,除濕。主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

    用法用量

    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iān Fú Gě Gēn別名狗葡萄根、磨石豆根(《吉林中藥手冊》),山花子根、光光葉根(《山東中藥》)。出處《中國藥植志》來源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莖。4~5月或8~10月間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及泥土,曬干。生境分布產(chǎn)河北、山東......
  • 拼音注音Biān Fú Ténɡ別名狗葡萄秧、小葛香、楊柳子棵、防己藤、黃攸香、什子苗、小青藤、黃根藤、金百腳、山地瓜秧、爬山秧子。出處蝙蝠藤始見于《綱目拾遺》,云:“此藤附生巖壁、喬木及入墻茨側(cè),葉類蒲蕩而小,多歧,勁厚青滑,絕似蝙蝠形,......
  • 《全國中草藥匯編》:補(bǔ)血草拼音注音Bǔ Xuè Cǎo別名鹽云草、鹽云參、匙葉草、磯松來源為藍(lán)雪科補(bǔ)血草屬植物二色補(bǔ)血草Limonium bicolor (Bunge) Kuntze [Statice bicolor Bunge],以根及全......
  • 拼音注音Bǔ Xuè Shǔ別名七葉薯、血參、七爪金龍來源藥材基源:為薯蕷科植物七葉薯蕷的塊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ill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切......
  • 《中國藥典》:補(bǔ)骨脂拼音注音Bǔ Gǔ Zhī別名破故紙、和蘭莧、胡韭子英文名FRUCTUS PSORALEAE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補(bǔ)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 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采收果序,曬干,搓出果實(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