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過山龍

    《中藥大辭典》:過山龍拼音注音Guò Shān Lónɡ別名

    羊葡萄蔓(《陜西中草藥》),草葡萄(《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出處

    《陜西中草藥》

    來源

    為葡萄科植物烏頭葉蛇葡萄根皮。全年可采,剝?nèi)ケ韺铀ㄆ?,鮮用或干用。

    生境分布

    多生于路邊、溝邊、山坡林下灌叢中、山坡石礫地及砂質(zhì)地。分布陜西、甘肅、寧夏、河南、山東、河北、山西等地。

    原形態(tài)

    落葉木質(zhì)藤本。根外皮紫褐色,內(nèi)皮淡粉紅色,具粘性。莖圓柱形,具皮孔,髓白色,幼枝被黃絨毛,卷須與葉對生。葉互生,廣卵形,3~5掌狀復(fù)葉;小葉片全部羽裂或不裂,披針形或菱狀披針形,邊緣有大圓鈍鋸齒,無毛,或幼葉下面脈上稍有毛:葉柄較葉短。聚傘花序與葉對生,總花柄較葉柄長;花小,黃綠色;花萼不分裂;花瓣5;花盤邊平截;雄蕊5;子房2室,花柱細(xì)。漿果近球形,直徑約6毫米,成熟時橙黃色。

    性味

    《陜西中草藥》:"辛,熱。"

    功能主治

    《陜西中草藥》:"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長骨,除風(fēng)祛濕。治跌打損傷,骨折,瘡癤腫痛,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研末。外用: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過山龍拼音注音Guò Shān Lónɡ別名

    羊葡萄蔓、草葡萄。

    英文名Root-bark of Monkshoodvine出處

    出自《陜西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烏頭葉蛇葡萄類同。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pelopsis aconitifolia Bunge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出根部,除去泥土及細(xì)根,刮去表皮栓皮,剝?nèi)∑げ浚r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灌叢或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北及陜西、甘肅、山東、河南等地。

    原形態(tài)

    烏頭葉蛇葡萄 木質(zhì)藤本,全株無毛。老枝暗灰褐色,具縱棱和皮孔;幼枝稍帶紅紫色;卷須與葉對生,二分叉。葉掌狀3-5全裂,輪廓寬卵形,具長柄;全裂片披針形或菱狀被針形,長3-8cm,寬1-2cm,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常羽狀深裂,裂片全緣或具粗牙齒,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沿脈稍被柔毛?;▋尚?,二歧聚傘花序與葉對生,總花梗較葉柄長;花小,黃綠色;花萼不分裂;花瓣卵形;花盤邊緣平截;雄蕊5,較花瓣為短;子房2室,花柱細(xì)。漿果近球形,成熟時橙黃色或橙紅色。種子1-2顆?;ㄆ?-6月,果期8-9月。

    歸經(jīng)

    心;腎經(jīng)

    性味

    辛;熱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除濕;散瘀消腫。主風(fēng)寒濕痹;跌打瘀腫;癰疽腫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研末,1.5-3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陜西中草藥》: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長骨,除風(fēng)祛濕。治跌打損傷,骨折,瘡癤腫痛,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ā Shān Hǔ別名金扣鈕根(《陸川本草》),細(xì)鈕扣根、扣子頭(《南寧市藥物志》),紫花茄根(《福建中草藥》)。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茄科植物紫花茄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天茄子“條。性味苦,平。①《生草藥性備要》:......
  • 拼音注音Bā Bā Huā別名土黃花、巴巴葉、土黃芪、磨盤草。來源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圓錐苘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butilon peniculatum Hand.Mazz.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
  • 《中國藥典》:巴戟天拼音注音Bā Jǐ Tiān別名雞腸風(fēng)、雞眼藤、黑藤鉆、兔仔腸、三角藤、糠藤英文名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來源本品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 的干燥根。全......
  • 《全國中草藥匯編》:巴掌草別名千靈丹來源蘭科兜蘭屬植物同色兜蘭Paphiopedilum concolor Tang et Wang,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風(fēng)止痛。用于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
  • 《中藥大辭典》:巴旦杏仁拼音注音Bā Dàn Xìnɡ Rén別名八擔(dān)仁(《飲膳正要》),巴達(dá)杏仁(《本草通玄》),叭噠杏仁(《要藥分劑》)。出處《綱目》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巴旦杏的干燥種子。果實(shí)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核殼,取種仁,曬干。生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