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褐帶環(huán)口螺

    拼音注音Hè Dài Huán Kǒu Luó來源

    藥材基源:為環(huán)口螺科褐帶環(huán)口螺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clophorus martensianus Moelldendorff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單間采捕,洗凈,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于石來巖丘陵地帶、灌木叢及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欠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貝殼中等大,殼質(zhì)較厚,堅固,呈低圓錐形,殼高16-28mm,寬17-27mm。螺層5個,體螺層膨大,近殼口處更大,故下部呈圓球形??p合線深。殼面光滑,有光澤,呈淡黃色,并具有褐色霧狀花紋及環(huán)帶。體螺層周緣下方有一條較寬的棕褐色環(huán)帶。殼面生長紋細。殼口圓形,周緣完整、增厚,肉面光滑呈白次狀。厴角質(zhì)粟色,上有螺旋形環(huán)紋,核位于中央。臍孔圓形,呈洞穴狀。

    性味

    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

    澀尿;止痢。主小兒遺尿;尿頻;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燒煮,4-5個。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八角楓葉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Yè出處《南寧市藥物志》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葉。植物形態(tài)詳“八角楓根“條。功能主治《南寧市藥物志》:“跌打接骨?!皬头舰僦稳榻Y(jié)疼痛:八角楓葉數(shù)十張,抽去粗筋,搗爛敷中指(......
  • 《中藥大辭典》:八角楓根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Gēn別名白龍須(《簡易草藥》),白金條(《分類草藥性》),白筋條(《四川中藥志》)。出處《簡易草藥》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根、須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挖取支根或須根,洗凈,......
  • 《中藥大辭典》:八角楓花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Huā別名牛尾巴花(《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八角楓根“條。6月采。功能主治《四川中藥志》:“治頭風痛及胸腹脹滿。研末......
  • 《中國藥典》:八角茴香拼音注音Bā Jiǎo Huí Xiānɡ英文名FRUCTUS ANISI STELLATI來源本品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 f. 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冬二季果實由綠變黃時采摘,置沸......
  • 《全國中草藥匯編》:八角蓮拼音注音Bā Jiǎo Lián別名一把傘、六角蓮、獨葉一枝花、獨腳蓮[江西]、一碗水[陜西]、八角七、八角兵盤七、鬼臼來源為小檗科八角蓮屬植物八角蓮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