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堇葉山梅花

    拼音注音Jǐn Yè Shān Méi Huā別名

    細(xì)葉山梅花、薄葉山梅花。

    英文名Thinleaf Mockorange出處

    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

    藥材基源:為虎耳草科植物堇葉山梅花的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hiladelphus tenuifolius Rupr.et Maxim.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挖根,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雜木林、針闊葉混交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河北等地。

    原形態(tài)

    堇葉山梅花 落葉灌木,高約2m。枝具白色髓心與緊貼或條裂的樹皮,樹皮栗褐色或帶灰褐色,剝裂,小枝無毛或近無毛。葉對(duì)生,質(zhì)薄:葉柄長約5mm;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8(-12)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疏生小齒,被毛,下面脈上被疏已。花序總狀,花微芳香,通常5朵,稀3或7朵;花梗有短柔毛;萼片4,有疏毛;花瓣4,白色,有時(shí)基部帶紫色;雄蕊多數(shù),與花柱近等長;花柱中上部分離。蒴果,成熟時(shí)4裂。種子小,多數(shù)。花期7-8月,果期8-9月。

    性狀

    性狀鑒別 根呈圓柱形,稍扭曲,有側(cè)根,長短不一,直徑3-5cm。表面淺灰色,有須根痕。外皮易脫落,脫落處露出黃色木部。質(zhì)較韌,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纖維性。氣微,味苦、微辛。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shù)列木栓細(xì)胞。皮層較窄,由薄壁細(xì)胞組成。韌皮部窄。木質(zhì)部寬廣,占橫切面的大部,木射線寬2-5列細(xì)胞。

    粉末特征:淺黃色。①纖維多成束,偶有單個(gè)散在,淺棕色或無色,細(xì)長,稍扭曲,直徑24-48μm,長約1100μm,壁較厚,胞腔可見。②木栓細(xì)胞淡黃棕色或淡棕色,表面觀長方形,長約24μm,直徑約16.8μm,垂周壁稍厚。③木薄壁細(xì)胞長條形或不規(guī)則形,壁稍厚。此外,有棕色塊。

    化學(xué)成分

    葉和未成熟果實(shí)含黃酮。

    藥理作用

    《新華本草綱要》:根:用于痔瘡?;ǎ河米魃窠?jīng)系統(tǒng)方面的強(qiáng)壯劑、利尿劑。

    歸經(jīng)

    肝;腎經(jīng)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利尿。主痔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í Zhú Lì別名慈竹油。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莖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Sinocalmus affinis(Rendle......
  • 《中藥大辭典》:慈竹筍拼音注音Cí Zhú Sǔn出處《分類草藥性》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功能主治①《分類草藥性》:“燒灰研細(xì),搽小兒肥瘡?!阿凇吨貞c草藥》:“調(diào)氣,治脫肛,疝氣?!坝梅ㄓ昧績?nèi)服:煎湯或燉團(tuán)魚吃。外用:燒存性調(diào)敷。摘錄《......
  • 《中藥大辭典》:慈竹籜拼音注音Cí Zhú Tuò別名慈竹筍殼(《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出處《綱目》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籜。功能主治①《綱目》:“治小兒頭身惡瘡,燒散和油涂之,或入輕粉少許?!阿凇睹耖g常用草藥匯編》:“治吐血。“③《四川中藥......
  • 《中藥大辭典》:慈竹花拼音注音Cí Zhú Huā出處《重慶草藥》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花。功能主治治癆傷吐血。用法用量鮮慈竹花半斤,鮮黃桷樹寄生半斤,燉黃牛肉或殺口肉服。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慈竹花拼音注音Cí Zhú Huā英......
  • 《中藥大辭典》:慈竹茹拼音注音Cí Zhú Rú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莖稈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間層。炮制鮮用或姜汁炒用。歸經(jīng)入肺、胃、肝等經(jīng)。性味味甘,性微寒,無毒。注意脾胃虛寒者忌用。功能主治清熱涼血,除煩止嘔。治胃熱嘔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