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赤麻根

    《中藥大辭典》:小赤麻根拼音注音Xiǎo Chì Má Gēn出處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為蕁麻種植物小赤麻。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溪谷林邊。分布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亞灌木,高50~100厘米。莖直立,赤色。葉對生,菱狀卵形,長4~8厘米,寬2.5~4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廣楔形,邊緣每邊有4~7個粗鋸齒,兩面有毛;葉柄赤色?;▎涡?,形小,成簇聚集成長穗狀花序,生于莖上部葉腋,通常比葉長;雌花序生上方,雄花序生下方,綠色或帶紫色;雄花萼4裂,綠色;雄蕊4;雌花全被微細毛,萼合生成筒狀;雌蕊1,柱頭細長。瘦果長約1毫米,柱頭宿存。

    功能主治

    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跌打損傷,鮮根加蛇葡萄根、蘭花根等量,拌黃酒,搗爛敷。"

    ②江西《草藥手冊》:"治痔瘡,煎湯熏洗。"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小赤麻根拼音注音Xiǎo Chì Má Gēn出處

    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小赤麻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ehmeria spicata(Thunb.)Thunb.[Urtica spicata Thunb.]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集,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丘陵或低山草坡或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河南、湖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莖高40-100cm。多分枝,疏被短伏毛或近無毛,葉對生;葉柄長達65cm;葉片卵狀菱形或卵狀寬菱形,長2.5-7.5cm,寬1.5-5cm,先端長驟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每側(cè)有少數(shù)牙齒,兩面疏被短伏毛或近無毛;基出脈3條。穗狀花序單生葉腋;花單性;雄花無梗;花被片4,橢圓形,下部合生,外面有疏毛。雌花花被片近橢圓形,外面有短毛,果期呈菱狀倒卵形或?qū)捔庑?,長約1mm;瘦果長倒卵形,長約1mm,有細毛,具單一的宿存柱頭?;ㄆ?-9月,果期9-10月。

    性味

    辛;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

    活血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痔瘡腫痛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湯熏洗。

    各家論述

    1.《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跌打損傷,鮮根加蛇葡萄根、蘭花根等量,拌黃酒,搗爛敷。

    2.江西《草藥手冊》:治痔瘡,煎湯熏洗。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o Xuě Cǎo別名小毛香、火絨草、小白頭翁、小毛草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薄雪火絨草的花。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ontopodium japonicum Miq.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洗凈,晾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
  • 拼音注音Bì Bàn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褐脈樓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atostema brunnelnerve W.T.Wang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300m左右的石灰山山坡林下。資......
  • 《中藥大辭典》:薜荔拼音注音Bì Lì別名木蓮藤(《日華子本草》),辟萼(《質(zhì)問本草》),石壁蓮(《植物名匯》),木瓜藤、膨泡樹、餅泡樹、壁石虎、木壁蓮(《中國樹木分類學》),爬墻虎、風不動(《中國藥植志》),彭蜂藤(《福建民間草藥》),石......
  • 拼音注音Bì Lì Guǒ別名王不留行[廣西、廣東]、涼粉果、爬墻虎、木饅頭、木蓮、絡石藤、風不動來源??崎艑僦参镛道驠icus pumila L.,以花序托(俗稱果實)入藥。(其不育枝為絡石藤一種,參閱“絡石藤”項下)?;ㄐ蛲谐墒旌蟛烧?.....
  • 《中藥大辭典》:薜荔根拼音注音Bì Lì Gēn出處《福建中草藥》來源為??浦参镛道蟮母?。隨時可采。曬干備用。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舒筋通絡。治頭痛眩暈,關(guān)節(jié)風濕痛,產(chǎn)后風。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