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藿香梗9克 廣皮6克 厚樸6克 茯苓皮9克 木防己9克,大豆黃卷6克 川通草4.5克 薏苡仁9克
芳香化濕,宣通經(jīng)絡。主濕郁三焦,脘腹脹滿,大便溏薄,身體疼痛,舌苔白,脈象模糊者。
上藥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方中藿香梗、厚樸、陳皮化中焦之濕;防己、薏苡仁宣通經(jīng)絡之濕;豆卷、通草利濕淡滲,使邪從小便而去。且利小便又有實大便之效。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藿香梗9克 廣皮6克 厚樸6克 茯苓皮9克 木防己9克,大豆黃卷6克 川通草4.5克 薏苡仁9克
功能主治芳香化濕,宣通經(jīng)絡。主濕郁三焦,脘腹脹滿,大便溏薄,身體疼痛,舌苔白,脈象模糊者。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備注方中藿香梗、厚樸、陳皮化中焦之濕;防己、薏苡仁宣通經(jīng)絡之濕;豆卷、通草利濕淡滲,使邪從小便而去。且利小便又有實大便之效。
摘錄《溫病條辨》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