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二黃丸

    《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二黃丸處方

    黃連(去須)1兩半,大黃(銼,炒)1兩,細(xì)辛(去苗葉)半兩,龍腦半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倒睫拳攣,目眥赤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臨臥溫熟水送下,每日2次。小兒量減。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普濟(jì)方》卷三十八引《肘后方》:二黃丸處方

    黃耆、黃連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腸風(fēng)瀉血。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米飲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十八引《肘后方》方出《外臺》卷二十五引《深師方》,名見《普濟(jì)方》卷二○一:二黃丸處方

    黃連8分,黃柏8分,干姜8分,甘草(炙)8分,艾8分,烏梅肉(熬)8分,附子3枚,蠟一雞子大。

    制法

    上8味搗篩,以蜜和蠟于鐺中熔之,其著蜜須候蠟熔盡,如干益蜜,為丸。

    功能主治

    冷熱新舊痢。

    用法用量

    空腹以飲服40丸,每日2次。漸加至50-60丸。

    注意

    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

    摘錄方出《外臺》卷二十五引《深師方》,名見《普濟(jì)方》卷二○一《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五:二黃丸處方

    生砒黃1兩,豆黃末1兩。

    制法

    上以釅醋2升,1處煎成膏,可丸取出;別入丹砂1錢,雄黃1錢,麝香1錢,研細(xì)和勻,眾手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瘧母。

    用法用量

    每服5丸,未發(fā)前,煎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五《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五:二黃丸處方

    黃柏(去粗皮)1兩,黃連(去須,炒)1兩半,羚羊角(鎊)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痢。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米飲或姜湯送下,1日2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五《圣濟(jì)總錄》卷一四四:二黃丸處方

    大黃(銼,炒)2兩,生干地黃(焙)2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打損,瘀血在腹中,久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四四《普濟(jì)方》卷二三一:二黃丸處方

    青黛3錢,辰砂1錢,雌黃1錢,雄黃1錢,白礬1錢,信石1錢(并生用)。

    制法

    上為末,淡豉100粒,湯浸去皮,研成膏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勞嗽。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臨臥茶清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三一《濟(jì)生》卷二:二黃丸處方

    雌黃1錢,雄黃1兩。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熔黃蠟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停痰在胸,喘息不通,呼吸欲絕。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于半夜時(shí),熟煮糯米粥,乘熱以藥投在粥內(nèi),攪和服。

    摘錄《濟(jì)生》卷二《普濟(jì)方》卷一一七引《經(jīng)效濟(jì)世方》:二黃丸處方

    黃連(去須)2兩,黃柏(去粗皮)2兩,肉豆蔻2個(gè),干姜1分(炮)。

    制法

    上為細(xì)末,水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再曬干。

    功能主治

    伏暑狂燥,及下血痢,泄瀉等。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溫?zé)崴拖?;患痢,甘草湯送下;水瀉,米飲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一七引《經(jīng)效濟(jì)世方》《普濟(jì)方》卷一六三引《衛(wèi)生家寶》:二黃丸處方

    雄黃3錢,雌黃3錢,信砒1錢,馬兜鈴3錢,杏仁7粒(去皮尖)。

    制法

    上為細(xì)末,將皂角5挺,不蛀者,捶碎,挼取汁1盞,熬成膏子,和藥安乳缽內(nèi),燒皂角煙熏過,為丸如蘿卜子大。

    功能主治

    喘嗽,哮呷氣急。

    用法用量

    每服3丸,臨臥齏水送下。小兒1丸,1夜只1服。

    注意

    孕婦不可服,喘退不可服。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六三引《衛(wèi)生家寶》《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四:二黃丸處方

    黃連(去須,炒)半兩,黃柏(去粗皮,炙,銼)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烏梅肉(炒)半兩,姜(炮)半兩,甘草(炙,銼)1分。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洞泄寒中。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至2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四
更多中藥材
  • 處方朱砂1錢,明雄1錢,全蝎1錢,薄荷1錢,明天麻1錢,天竺黃1錢,黃連1錢,大黃1錢,梔子1錢,半夏1錢,膽南星1錢。制法上為細(xì)末,水泛為丸,朱砂為衣,如小米大。功能主治小兒胃腸積熱,驚風(fēng)抽搐,夜睡不安,大便閉結(jié)。用法用量小兒1日服12丸......
  • 《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保元丸處方當(dāng)歸1兩,枳殼1兩,獨(dú)活1兩,防風(fēng)1兩,前胡5錢,麻黃5錢,大黃5錢。制法煉蜜為丸。功能主治小兒風(fēng)入脊髓,致患龜背。用法用量米湯送下。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保元丸處方龍骨2兩,牡蠣(煅)2兩,沙......
  • 《重樓玉鑰》卷上:保元丹處方稻草不拘多少。制法密扎成把,候冬日放露天糞缸內(nèi),至春分取起,于長流水洗凈污穢。置屋上,任日熾雨淋雪壓,愈陳愈妙,再將草燒成黑灰,為末,每兩加冰片3分,和乳極細(xì)。功能主治牙疳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吹患處。摘錄《重樓玉鑰......
  • 處方黃耆(炙)2錢,人參1錢,川芎8分,木香8分,當(dāng)歸8分,肉桂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痘瘡起脹時(shí),氣血俱虛,頂陷色白者。用法用量加酒半杯同水煎,和人乳半杯溫服。氣不虛,去木香;血不虛,去當(dāng)歸、肉桂;氣血弱甚者,加鹿茸1錢。各家論述此......
  • 處方人參、黃耆、甘草、當(dāng)歸、淮熟地、川芎、枸杞子、山楂。功能主治痘疹氣血兩虛,囊薄色淡,身涼體靜,頂平頂陷,漿清皺軟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2片,炒糯米百數(shù)粒,水煎服。摘錄《救偏瑣言》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