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快氣湯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快氣湯處方

    縮砂仁八兩,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兩,甘草四兩。

    炮制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治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飲食。

    常服快氣美食,溫養(yǎng)脾胃。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用鹽湯點(diǎn)下。

    備注

    或?yàn)榇帜?,入生姜同煎,名小降氣湯?/p>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傳信適用方》卷四:快氣湯處方

    生姜1斤(切作片子,以鹽2兩淹兩宿,焙干),神曲3兩,白術(shù)2兩,橘皮2兩(不去白,凈洗),京三棱半兩(炮),蓬莪術(shù)半兩,甘草2兩半(炒),大麥糵2兩(炒),草豆蔻1個(gè)(根去皮,不得用多)。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氣疾。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入鹽湯點(diǎn)服。

    摘錄《傳信適用方》卷四《局方》卷三(吳直閣增諸家名方):快氣湯處方

    縮砂仁8兩,香附子(炒去毛)32兩,甘草(爁)4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快氣美食,溫養(yǎng)脾胃。主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用鹽湯點(diǎn)下。

    摘錄《局方》卷三(吳直閣增諸家名方)《濟(jì)陽綱目》卷三十五:快氣湯處方

    陳皮(去白)2錢,香附子(炒)2錢,砂仁1錢,桔梗1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

    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喧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及宿酒不解,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濟(jì)陽綱目》卷三十五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南香附1斤(第1次用童便浸,2次酒浸,3次鹽水浸,4次醋浸。每次按春5、夏3、秋7、冬10日,取起曬干),官揀參1兩5錢,川當(dāng)歸1兩5錢,赤芍藥1兩5錢,白芍藥1兩5錢,香白芷1兩5錢,川芎1兩5錢,延胡索1兩5錢,遠(yuǎn)志(去心)1兩5錢......
  • 處方山大戟1分,丁香1分,大黃(炮)1分,不灰木(燒紅放冷)1分,甘遂1分(以上先為細(xì)末),朱砂半兩,水磨雄黃(并研細(xì),水飛)半兩,粉霜1錢,水銀(用錫結(jié)砂子)1錢,巴豆(去皮心膜,不去油,研細(xì))10個(gè)。制法上為末,用黃蠟4兩,于銀石器中溶......
  • 處方當(dāng)歸(炒)、芫花(炒)。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婦人惡物不下。惡露純水,脈緊澀者。用法用量《醫(yī)略六書》本方用法:紅花酒煎三錢,去滓溫服。各家論述《醫(yī)略六書》:產(chǎn)后飲積胞門,惡血亦化為水,而惡露所下純水,故小腹疼痛,牽連臍腹焉。當(dāng)歸酒炒以養(yǎng)其......
  •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保命龍虎丸處方白膠香(別研) 虎骨(酥炙) 黑牽牛(生) 乳香(別研) 地龍(去土.炒) 古文錢(火燒醋淬七次) 木鱉子(去殼.另研) 當(dāng)歸(洗焙) 川烏(炮.去皮臍) 沒藥(別研) 附子(炮.去皮臍) 巴戟(去心)......
  • 《中國藥典》:保和丸處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陳皮50g 連翹50g 萊菔子(炒)50g 麥芽(炒)50g性狀本品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微酸、澀;或?yàn)樽厣梁稚拇竺弁?,氣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