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昆布 香附 夏枯草 川貝 元參 牡蠣 半夏 白芥子 忍冬 甘草各等分
上藥研末。
治馬刀。虛痰入絡(luò),項側(cè)脹硬,形如長蛤,其核堅硬者。
每服6~9克,用溫開水送下。
昆布1兩(洗去咸味),海藻1兩(洗去咸味),松蘿1兩,細辛1兩,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海蛤1兩(細研),甘草1兩(炙微赤,銼),白蘞1兩,龍膽2兩(去蘆頭),土瓜根1兩,檳榔1兩。
上為細散。
癭氣結(jié)腫,胸膈不利。
每服2錢,食后以溫酒調(diào)下。
不得用力勞動。
昆布3兩,海藻3兩,人參3兩,玄參3兩,橘皮3兩,升麻3兩,芎2兩,桂心2兩,干姜2兩,小麥1升半(醋1升半,漬之1宿,出,曬醋盡,止)。
上為散,別搗小麥作散,合藥散一處,更搗千杵。
腹內(nèi)諸氣脹滿。
每服方寸匕,漸加至2匕,酒送下,1日3次。
忌熱面、炙肉、生蔥、蒜、粘食等物。
昆布(洗去咸,炙干)3兩,海藻(洗去咸,炙干)3兩,松蘿1兩,海蛤2兩,木通(銼)2兩,白蘞2兩,桂(去粗皮)2兩。
上為散。
氣癭初結(jié)。
每服2錢匕,溫酒調(diào)下,1日3次,不拘時候。
昆布半兩,蓬莪術(shù)半兩,川芎半兩,檳榔半兩,茴香半兩,海藻半兩,荊三棱半兩,甘草(炙)半兩,木香1分,丁香1分,青橘皮1分。
上為細末。
童男童女風(fēng)土癭氣,及因氣結(jié)所成者。
每服2錢,水1中盞,先用豬靨3枚,燈焰上用針串在尖上燎熟,入藥內(nèi)同煎至6-7分,和滓溫服,臨臥每夜只進1服。久服日漸消也。
商陸2兩,昆布(洗)2兩,射干1兩,羚羊角(鎊)1兩,木通1兩,海藻(洗)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麩炒黃)1兩,牛蒡子1兩半(微炒)。
癭氣,胸膈壅塞,頸項漸粗。
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防風(fēng)、荊芥、黃連(酒炒)、昆布、海藻、海粉、羌活、升麻、連翹、青皮、膽星、貝母、牛蒡子(炒)、夏枯草、沉香、香附子、撫芎、黃芩(酒炒)。
祛風(fēng)火郁滯,散痰氣壅結(jié)。主癭氣。
加薄荷,水煎服?;蚰┗蛲杈憧伞?/p>
痰多,加南星、半夏。
宜灸天突穴為妙。
昆布、香附、夏枯草、川貝、玄參、牡蠣、半夏、白芥子、忍冬、甘草。
馬刀。虛痰入絡(luò),項側(cè)脹硬,形如長蛤,堅核者。
昆布黃耆湯
昆布(洗去咸味)半兩,黃耆(銼)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川大黃(銼,微炒)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為粗散。
小兒癭氣腫悶。
昆布黃耆湯(《圣濟總錄》卷一二五)。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昆布 香附 夏枯草 川貝 元參 牡蠣 半夏 白芥子 忍冬 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藥研末。
功能主治治馬刀。虛痰入絡(luò),項側(cè)脹硬,形如長蛤,其核堅硬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用溫開水送下。
摘錄《顧氏醫(yī)經(jīng)讀本》卷六《圣惠》卷三十五:昆布散處方昆布1兩(洗去咸味),海藻1兩(洗去咸味),松蘿1兩,細辛1兩,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海蛤1兩(細研),甘草1兩(炙微赤,銼),白蘞1兩,龍膽2兩(去蘆頭),土瓜根1兩,檳榔1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癭氣結(jié)腫,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后以溫酒調(diào)下。
注意不得用力勞動。
摘錄《圣惠》卷三十五《外臺》卷七引《廣濟方》:昆布散處方昆布3兩,海藻3兩,人參3兩,玄參3兩,橘皮3兩,升麻3兩,芎2兩,桂心2兩,干姜2兩,小麥1升半(醋1升半,漬之1宿,出,曬醋盡,止)。
制法上為散,別搗小麥作散,合藥散一處,更搗千杵。
功能主治腹內(nèi)諸氣脹滿。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漸加至2匕,酒送下,1日3次。
注意忌熱面、炙肉、生蔥、蒜、粘食等物。
摘錄《外臺》卷七引《廣濟方》《圣濟總錄》卷一二五:昆布散處方昆布(洗去咸,炙干)3兩,海藻(洗去咸,炙干)3兩,松蘿1兩,海蛤2兩,木通(銼)2兩,白蘞2兩,桂(去粗皮)2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氣癭初結(jié)。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溫酒調(diào)下,1日3次,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五《幼幼新書》卷三十六引《劉氏家傳》:昆布散處方昆布半兩,蓬莪術(shù)半兩,川芎半兩,檳榔半兩,茴香半兩,海藻半兩,荊三棱半兩,甘草(炙)半兩,木香1分,丁香1分,青橘皮1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童男童女風(fēng)土癭氣,及因氣結(jié)所成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中盞,先用豬靨3枚,燈焰上用針串在尖上燎熟,入藥內(nèi)同煎至6-7分,和滓溫服,臨臥每夜只進1服。久服日漸消也。
摘錄《幼幼新書》卷三十六引《劉氏家傳》方出《奇效良方》卷五十四,名見《醫(yī)統(tǒng)》卷六十七:昆布散處方商陸2兩,昆布(洗)2兩,射干1兩,羚羊角(鎊)1兩,木通1兩,海藻(洗)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麩炒黃)1兩,牛蒡子1兩半(微炒)。
功能主治癭氣,胸膈壅塞,頸項漸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方出《奇效良方》卷五十四,名見《醫(yī)統(tǒng)》卷六十七《準(zhǔn)繩·瘍醫(yī)》卷五:昆布散處方防風(fēng)、荊芥、黃連(酒炒)、昆布、海藻、海粉、羌活、升麻、連翹、青皮、膽星、貝母、牛蒡子(炒)、夏枯草、沉香、香附子、撫芎、黃芩(酒炒)。
功能主治祛風(fēng)火郁滯,散痰氣壅結(jié)。主癭氣。
用法用量加薄荷,水煎服?;蚰┗蛲杈憧伞?/p>
痰多,加南星、半夏。
注意宜灸天突穴為妙。
摘錄《準(zhǔn)繩·瘍醫(yī)》卷五《顧氏醫(yī)徑》卷六:昆布散處方昆布、香附、夏枯草、川貝、玄參、牡蠣、半夏、白芥子、忍冬、甘草。
功能主治馬刀。虛痰入絡(luò),項側(cè)脹硬,形如長蛤,堅核者。
摘錄《顧氏醫(yī)徑》卷六《圣惠》卷八十九:昆布散別名昆布黃耆湯
處方昆布(洗去咸味)半兩,黃耆(銼)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川大黃(銼,微炒)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癭氣腫悶。
用法用量昆布黃耆湯(《圣濟總錄》卷一二五)。
摘錄《圣惠》卷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