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艾灸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外治療法。其原理是溫通氣血、扶正祛邪、調節(jié)臟腑功能活動,以達到延緩衰老、強身健體的作用。女性常見的痛經、月經失調等,也可以通過艾灸來達到防治目的。
采用艾條懸灸穴位處,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也可采用直接灸法,先右后左,用大蒜汁涂抹在穴位表面,將艾絨捻成麥粒樣大小的艾炷,直接放置在穴位上,點燃線艾炷,當患者感到灼熱疼痛難忍時即可移去艾炷。
痛經 穴取中極(臍上1寸)、關元穴(腹中線上,肚臍下3寸處),取仰臥位,采用厚3~5毫米,直徑為2~3厘米的姜片置于穴位上,取少量艾絨放于姜片上,點燃后施灸,如自覺燒灼感,則稍移動位置。于月經前3天開始,月經停止時結束。每次20分鐘,兩個月為1療程。
月經失調 穴取三陰交(內踝尖上3寸處)、關元、氣海(關元與臍之間中點處)、足三里,采用艾條懸灸法。(宋黎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艾灸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外治療法。其原理是溫通氣血、扶正祛邪、調節(jié)臟腑功能活動,以達到延緩衰老、強身健體的作用。女性常見的痛經、月經失調等,也可以通過艾灸來達到防治目的。
采用艾條懸灸穴位處,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也可采用直接灸法,先右后左,用大蒜汁涂抹在穴位表面,將艾絨捻成麥粒樣大小的艾炷,直接放置在穴位上,點燃線艾炷,當患者感到灼熱疼痛難忍時即可移去艾炷。
痛經 穴取中極(臍上1寸)、關元穴(腹中線上,肚臍下3寸處),取仰臥位,采用厚3~5毫米,直徑為2~3厘米的姜片置于穴位上,取少量艾絨放于姜片上,點燃后施灸,如自覺燒灼感,則稍移動位置。于月經前3天開始,月經停止時結束。每次20分鐘,兩個月為1療程。
月經失調 穴取三陰交(內踝尖上3寸處)、關元、氣海(關元與臍之間中點處)、足三里,采用艾條懸灸法。(宋黎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