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葛根治病驗方

    葛根為豆科植物葛的塊根,其味甘、辛,性涼,功能發(fā)表解肌,升陽透疹,解熱生津。主治外感發(fā)熱、頭痛無汗、項背強痛、煩熱消渴、斑疹不透、熱痢、泄瀉,凡陰虛火旺、胃氣虛寒、痘疹已出者忌服。藥理證實有擴張心腦血管、增加血流量、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肌肉血液循環(huán)、解除肌肉痙攣等作用。

    冠心?。焊鸶?0克,丹參60克,三七10克,研末,制成片劑,每片含生藥0.6克,每次4片,每日服3次。

    感冒發(fā)熱:葛根10克,柴胡10克,黃芩10克,生石膏15克,知母6克,水煎服。

    脾虛泄瀉:葛根10克,黃連6克,白術15克,山藥15克,蓮肉10克,水煎服。

    頸背疼痛:葛根10克,桂枝6克,木瓜10克,羌活10克,白芍10克,水煎服。

    突發(fā)性耳聾:葛根100克,研末,裝入膠囊,每次兩克,每日3次。亦用于神經(jīng)性頭痛。

    菌痢腸炎:葛根芩連丸,每次3克,每日3次。(洪文旭)

更多中藥材
  • 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有人會把紅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實這兩種豆子還是有區(qū)別的,無論從外形還是功效上,兩者都不太一樣。紅豆圓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濕補脾的功效,對于脾胃虛弱的人比較實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藥,具有利濕消腫,清熱退黃的功效,......
  • 羅漢果大家應該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習慣用它來泡水喝。但我們要注意,羅漢果味甘性涼,對于脾胃虛寒者并不適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記住。......
  • 中醫(yī)認為,肥胖都是由脾虛所導致的,脾胃虛弱會導致身體水濕運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濕氣重便由此而來。而濕氣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膩食物吃多了又反過來造成身體痰濕過重,從而發(fā)胖。不僅如此,濕氣重還會加重身體運化不暢,體內(nèi)廢物損失無法排出,就容易出......
  • 每一種藥物最好都要錯開,不同的西藥之間服用的話,有些像解抗的藥物,我們就錯開服用,錯半小時。中藥西藥之間,我們服用的話,盡量錯開個半小時會好一點,以避免發(fā)生不良的化學反應。......
  • 我們知道中醫(yī)治病是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我們體內(nèi)的這個營養(yǎng)的偏性,假如這個人是個寒涼的體質(zhì),我們用溫熱的藥啊,這是正常對應的。假如寒涼的體質(zhì)用這個寒涼的藥,這個藥對身體都是有毒副作用,這個是不能用的。還有下面一句話呢,就是能不能長期服用,如果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