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著作中的橘皮

    青橘皮:

    1、酒食后飽滿。用青橘皮一斤,分作四分:四兩用鹽湯泡,四兩用百沸湯泡,四兩用醋泡,四兩用酒泡。三日后取出,去白切絲,以鹽一兩炒至微焦,研為末。每服二錢,用茶末四分,水煎溫服。此方名“快膈湯”。

    2、理脾快氣。用青橘皮一斤,曬干,焙過,研為末,加甘草末一兩、檀香末半兩,和勻收存。每用一、二錢,放一點(diǎn)鹽,開水送服。

    3、健胃解酒。用青皮一斤,泡去甘味,去瓤煉凈,加鹽五兩、炙甘草六兩、舶茴香四兩、甜水一斗,共煮,不斷攪拌,水盡后,以慢火把藥焙干,去掉甘草、茴香,只取青皮收存,每于飯后嚼服數(shù)片,有益脾胃。

    4、瘧疾疾寒熱。用青皮一兩燒存性,研為末,發(fā)病前以溫酒送服一錢,臨發(fā)時(shí)再服一次。

    5、乳癌(乳房?jī)?nèi)有核如指頭,不痛不癢,五、七年成癰,名乳癌)。用青皮四錢,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徐徐服下。一天服一次,或用酒送服亦可。

    6、耳出汁。用青皮燒過。研為末,包棉中,塞耳內(nèi)。

    7、唇燥生瘡。用青皮燒過,研為末,調(diào)豬油涂搽。

    黃橘皮:

    1、濕痰停滯,咳嗽唾稠粘。用武漢橘皮半斤,放砂鍋內(nèi),下鹽五錢,化小淹過煮干;另用粉甘草二兩,去皮蜜炙,二味共研為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開水送下。此方名“潤(rùn)下丸”。

    2、脾氣脹滿。用橘皮四兩、白術(shù)二兩,共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飯前服,木香湯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寬中丸”。

    3、傷寒及一切雜病,干嘔,手足逆冷。用橘皮四兩、生姜一兩,加水二升,煎取一升,徐徐飲服。此方名“橘皮湯?!?/p>

    4、霍亂吐瀉(不拘男女,但有一點(diǎn)胃氣存者,服之再生)。用廣陳皮(去白)五錢,、真藿五錢,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時(shí)時(shí)溫服。又方:用陳皮末二錢,開水送服。不省人事者可灌服,同時(shí)燒磚漬醋,乘熱包布中放在心下熨按好復(fù)蘇。

    5、反胃吐食。用橘皮(壁土炒香)研為末,每服二錢。以生姜三片,棗肉一枚,加水二盅,煎成一盅溫服。

    6、痰膈氣脹。用陳皮三錢,水煎熱服。

    7、突然失聲。用橘皮半兩,水煎徐飲。

    8、經(jīng)年氣嗽。用橘皮、神曲生姜(焙干),等分為末,蒸餅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飯后,臨星時(shí)各服一次。有人因久嗽服此方,結(jié)果不但這個(gè)病治好了,連原患的膀胱氣也治好了。

    9、化食消痰。有橘皮半兩微熬,研為末,水煎代茶,細(xì)細(xì)飲服。

    10、大碭秘塞。用陳皮連白,酒煮過,焙干,研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

    11、風(fēng)痰麻木。用橘紅一斤,水五碗,煮爛去渣打,再煮至一碗,一次服下。取吐為愈,不吐,可加瓜蒂末。

    12、瘧疾疾。用橘皮(去白,切)在生姜自然汁中浸泡一夜,取出熬煮,再焙干研末。每服三錢,以陳棗十個(gè),加水一碗,煎成半碗,于發(fā)病前送下,同時(shí)吃棗。

    13、產(chǎn)后尿閉。用陳皮一兩,去白,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溫酒送下,一服即通。

    14、乳癰(未成者即散,已面者好潰,痛不可忍乾好不疼)。用陳橘皮,泡開水中,去白,曬干,加面炒至微黃,研為末,每服二錢,以麝香調(diào)酒送下。初發(fā)者一服見效。名“橘香散。”

    15、耳出汁。用陳皮燒過,研為末,取一錢,加麝香少許,每日摻敷。此方名“立效散”。

    16、趾甲嵌肉,步履困難。用濃煎陳皮湯浸泡患處,甲肉自離,輕手將甲剪去,以虎骨末敷之即安。

    ——《千金翼方》

    治痰,姜汁炒。下氣,童便炒。理下焦,鹽水炒。虛人氣滯,生甘草、烏梅汁煮炒。汗家,血家,痘疹灌漿時(shí),俱禁用。

    ——《冷廬醫(yī)話》

    橘子皮,味苦、辛,性溫。行氣,消痰,降肝氣,治咳嗽、治疝氣等癥。

    ——《醫(yī)學(xué)集成》

    苦辛溫,無毒。產(chǎn)粵東新會(huì),陳久者良。陰虛干咳,蜜水制用。婦人乳房壅癖,醋拌炒用。

    ——《衛(wèi)生易簡(jiǎn)方》

    脾肺腸胃之氣藥,舊有國(guó)老之稱,謂其于補(bǔ)于表于疏劑中皆能相助成功。同杏仁能治老人便閉。去白入肺達(dá)表。橘白和中止胃痛?!肚瀹愪洝访倨橘F老,取陳而紫色者佳。

    ——《黃元御醫(yī)書十一種》

    味苦辛.入足陽明太陰經(jīng).功專利氣止嘔.得白術(shù)補(bǔ)脾.得甘草補(bǔ)肺.得杏仁治大腸氣閉.亦治香港腳沖心.得桃仁治大腸血閉.得生姜治嘔噦厥冷.得神曲、生姜治經(jīng)年氣嗽.得麝香治婦人乳癰.得半夏治濕痰.童便浸治痰咳.姜汁炒治痰積寒痰.鹽水炒入下焦.蜜炙入中焦.

    ——《六因條辨》

更多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