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牡丹皮中有效成分丹皮酚的毛細管電泳快速檢測新方法

    牡丹皮(cortex m ou tan)是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等功效。丹皮酚(paeonol)為牡丹皮的重要有效成分之一(分子結構見圖1),有抗菌消炎、降壓止血的作用,其含量測定對牡丹皮及其制劑的質量控制和藥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藥典規(guī)定丹皮酚的測定方法為分光光度法,文獻報道較多的測定丹皮酚的其它方法有光譜法、化學發(fā)光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法等,后兩者儀器設備昂貴、試劑成本高、分析時間較長、所需樣品量較多。文獻采用毛細管電泳(CE)光學檢測的方法測定了丹皮酚,但分離需時較長,方法檢出限較高,分析速度和檢測靈敏度還有待提高。

    在弱堿性條件下,丹皮酚易于離子化,本文首次采用毛細管電泳-高頻電導法成功分離檢測了丹皮酚,與文獻采用的CE光學方法相比,本方法簡便、快速、靈敏; 在優(yōu)化條件下,4min內(nèi)即可實現(xiàn)對丹皮酚的分析測定,檢出限為013μg/mL,檢測了牡丹皮中的丹皮酚含量,結果令人滿意。

    實驗部分

    儀器與試劑

    高壓電源(自制),高頻電導檢測器(自制)。石英毛細管(150μm-i.d.),毛細管總長65.0cm,有效長度55.0cm,河北永年光導纖維廠生產(chǎn)。數(shù)據(jù)工作站,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賴w

    提供。信號采集使用臺灣EVOC出品的PCL-711B型A/D卡; 數(shù)據(jù)記錄與處理在普通P3微機上完成。

    丹皮酚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三(羥甲基)氨基酸甲烷(Tris,GR香港分裝); 其余試劑均為國產(chǎn),AR; 所用水為二次去離子重蒸水。牡丹皮藥材購自廣州采芝林藥店(產(chǎn)地:四川)。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和樣品的提取

    稱取丹皮酚0.0150g,加背景電解質溶液(3.0mmol/L 三乙胺-1.0mmol/L H3BO3-10%CH3OH)溶解并定容于10.0ml量瓶中,得質量濃度為1.50mg/mL的對照品溶液。

    將牡丹皮藥材粉碎,過(150±6.6)μm篩。稱取牡丹皮藥材粉末0.2000g,置于具塞錐形瓶中,加入上述背景電解質溶液5.0ml,超聲提取30min,振搖后靜置,過濾。重復提取1次,合并兩次提取的濾液,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得待測樣品溶液。

    實驗方法

    毛細管柱在使用前,先用0.1mol/L NaOH、H2O、運行背景電解質溶液分別洗30、15、15min。采用重力虹吸方式進樣,位差25.0cm進樣8.0s。分離電壓為2010kV。高頻電導檢測器的輸出信號經(jīng)數(shù)據(jù)工作站采集到微機中進行實時數(shù)據(jù)處理、圖形顯示和數(shù)據(jù)文件存儲。實驗在恒溫(25℃)、恒濕(相對濕度60%)的條件下進行。

    結 論

    弱堿性背景電解質溶液有利于提取牡丹皮中的丹皮酚。在弱堿性的H3BO3-三乙胺背景電解質體系中可實現(xiàn)牡丹皮中的丹皮酚的毛細管電泳分離和高頻電導檢測。本研究中所用的高頻電導檢測器,操作極為簡便,只需將毛細管穿過檢測器,檢測電極不與溶液接觸,不存在電極中毒的問題; 用毛細管電泳-高頻電導檢測法測定牡丹皮中的有效成分丹皮酚,樣品前處理簡單易行,方法簡便、快速、靈敏、可靠、廉價,結果滿意,是較好的檢測方法。作者:翟海云,徐健君,陳纘光,盧少蘭,蔡沛祥,莫金垣

更多中藥材
  • 王兵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風為百病之長”源自《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風論》曰:“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生他病也?!蓖醣⒃唬骸伴L,先也,先百病而有也?!薄端貑枴す强照摗芬嘣唬骸帮L者,百病之始也?!蓖飧辛?,風淫為始,風邪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何錢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yī)院五苓散出《傷寒論》,原書將澤瀉、豬苓、茯苓、白術、桂枝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F(xiàn)代多做散劑吞服,每服3~6克,或作湯劑水煎服。小兒可根據(jù)體重、病情等控制劑量,但一般不宜過輕。貴......
  • 孫國印 孫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鄭家溝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李某某,男,36歲。2010年5月20日初診。耳鳴,耳聾2周,伴頭暈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煩熱,易怒,舌苔黃膩,脈細數(shù)。此乃肝腎陰虛,肝膽火盛,熱擾清竅所致,治療宜清少陽郁熱,滋陰鎮(zhèn)下并用。處方......
  • 李蒙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筆者跟隨戴天木教授坐診,深有感觸,現(xiàn)摘錄其用經(jīng)方時方合用成功治愈頸淋巴結結核一例,以饗同道。王某,女,61歲,2010年5月4日初診。自述右頸至鎖骨上腫脹不適一月余。一月前發(fā)現(xiàn)右頸至鎖骨上有一串珠樣腫塊,約5cm×3cm......
  • 梁曉春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中醫(yī)學對糖尿?。ㄏ什。┑恼J識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跋省辈∶安∫虿C的理論首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黃帝內(nèi)經(jīng)》;消渴病的準確定義出自《古今錄驗方》;辨證論治形成于《金匱要略》;證候分類始于《諸病源候論》;三消分治始于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