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急、慢性喉炎偏方

    急性喉炎臨床以吸氣性呼吸困難,喉間痰鳴,干咳無痰,聲音嘶啞,甚至張口抬肩,不能言語為其特點。此病起病急,來勢猛,常伴發(fā)熱。這是因為患兒里熱內(nèi)盛,蘊結(jié)于咽喉所造成的,所以,治療應(yīng)清熱解毒,宣肺解表,同時給一些利咽喉生津之藥。

    方藥:生石膏24g,銀花10g,連翹10g,梔子10g,山豆根12g,桔梗10g,杏仁6g,玄參10g,生地10g,麥冬10g,金果欖10g,錦燈籠10g。水煎服。

    方中用生石膏、梔子清熱、銀花、連翹、山豆根解毒,與桔梗、杏仁相配伍,又能宣肺解表;玄參、生地、麥冬養(yǎng)陰生津,增液行舟,通腑解毒清熱,實乃治療咽喉疾患之要藥,加用金果欖、錦燈籠取其利咽喉之功。

    若腑實不通,生大黃、玄明粉均可選用,并可配合針灸。也可配合外敷法:取烏梅肉1個,水浸斑蝥蟲3個,共搗爛拌勻,外敷喉部約20分鐘即起泡,挑破出黃水,能緩解急性喉炎癥狀。但要注意消毒,以防感染。

    慢性喉炎多由于急性喉炎之后,反復(fù)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常與慢性咽炎并存。常見癥狀:自覺咽喉不適,有異物感,咳聲發(fā)空,或犬吠樣,痰不多或無痰,無明顯呼吸困難,舌質(zhì)紅少苔,脈數(shù),說明體內(nèi)余熱不清,肺燥傷津,咽喉不利。治療時,著重滋陰潤燥,清熱利咽藥物可用

    玄參10g,生地10g,白芍10g,丹皮6g,貝母6g,甘草3g,銀花10g,連翹10g,知母10g,薄荷6g,橘紅5g水煎服,日1劑。必要時,可服用中成藥養(yǎng)陰清肺丸,每次1/3~1丸,1日2次。

更多中藥材
  • 中醫(yī)是需要辨別一下,虛主要是氣血陰陽。氣虛呢?簡單跟大家說就是氣力不足,氣屬于功能,你在某些方面的功能不足,任何一方面中醫(yī)都叫做氣虛。血虛呢,跟氣血而言呢,就是是由于血虛導(dǎo)致的功能不足,或者說功能還可以,但是血液的營養(yǎng)不足,會導(dǎo)致你容易功能......
  • 大家在網(wǎng)上今天可能看到一個,有一個說的是大胃王,為了吸引人眼球啊,就表演這樣的節(jié)目,國家出這個政策了,禁止再表演這樣的節(jié)目了是吧?一個是作秀還是浪費糧食,那么今天我就從醫(yī)學(xué)這個角度啊,跟大家說這個暴飲暴食對我們?nèi)梭w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中醫(yī)認為......
  • 然后這個患者肝氣郁滯呢,她也看了很多次,經(jīng)常吃一些藥,有時有點兒效果,但是總是反反復(fù)復(fù)不太好,這個是為什么呢?咱們來看一下這個肝氣郁滯的一些特點啊,第一個就是病情變化多樣,癥狀今天是這樣明天是那樣,今天是胃疼,明天是頭疼,發(fā)脾氣,吃不下飯,......
  • 中醫(yī)認為這個濕邪是最難以祛除的,濕邪粘滯,這它的特點不容易祛除。我們在祛濕之前呢,一般都分辨是濕熱還是寒濕,目前在臨床上看是濕熱居多,寒濕特別少,因為你寒濕的治療雖然有濕,但是因為用溫陽化濕的治療還是比較單純一點,濕熱的治療呢,既要清熱又要......
  • 前段時間在門診接診的一個患者,是一個60多歲的一個女性,體態(tài)稍微偏胖一點,她自己說,平時啊就有清嗓子的習(xí)慣啊,總是感覺咽部有痰啊,咳嗽幾聲能咳出少量的痰,嗓子阻塞這個異物感呢,這個癥狀是非常明顯的。有時候吃完飯以后會更明顯,更嚴重一些。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