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報訊(記者湯陽通訊員徐朝暉呂真)每天下午,東城區(qū)海運倉社區(qū)的楊淑芬老奶奶一到吃藥的時間,她就習慣性地在藥箱里摸索著,然后拿起一個畫著太陽圖案的藥盒服藥。
近3個月以來,家住楊奶奶樓上的孔慶萍大媽為幫楊奶奶按時選擇該吃的藥,想出一個“圖畫提示法”。“白天吃‘太陽’,晚上就吃‘月亮’。”
去年,作為回遷居民,孔、楊兩家成了鄰居。65歲的孔大媽是海運倉社區(qū)365陽光驛站中一名普通黨員志愿者,年近八旬的楊奶奶則成了她的幫扶對象。
今年7月的一天下午,孔大媽去楊奶奶家時,患有心臟病的楊奶奶正準備吃藥。楊奶奶視力不好,加上不識字,結果拿出晚上的藥服用。
孔大媽靈機一動,在楊奶奶的藥盒上用彩筆畫了一些圖案?!疤枴贝硎前滋斐缘?,“月亮”代表晚上吃的,一個“圈”表示劑量是一片、半片的就在“圈”的中間畫一橫。此后,楊奶奶吃藥時就再也不弄混了。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本報訊(記者湯陽通訊員徐朝暉呂真)每天下午,東城區(qū)海運倉社區(qū)的楊淑芬老奶奶一到吃藥的時間,她就習慣性地在藥箱里摸索著,然后拿起一個畫著太陽圖案的藥盒服藥。
近3個月以來,家住楊奶奶樓上的孔慶萍大媽為幫楊奶奶按時選擇該吃的藥,想出一個“圖畫提示法”。“白天吃‘太陽’,晚上就吃‘月亮’。”
去年,作為回遷居民,孔、楊兩家成了鄰居。65歲的孔大媽是海運倉社區(qū)365陽光驛站中一名普通黨員志愿者,年近八旬的楊奶奶則成了她的幫扶對象。
今年7月的一天下午,孔大媽去楊奶奶家時,患有心臟病的楊奶奶正準備吃藥。楊奶奶視力不好,加上不識字,結果拿出晚上的藥服用。
孔大媽靈機一動,在楊奶奶的藥盒上用彩筆畫了一些圖案?!疤枴贝硎前滋斐缘?,“月亮”代表晚上吃的,一個“圈”表示劑量是一片、半片的就在“圈”的中間畫一橫。此后,楊奶奶吃藥時就再也不弄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