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顧步湯

    《辨證錄》卷十三:顧步湯處方

    牛膝30克 金釵石斛30克 人參9克 黃耆30克 當歸30克 金銀花30克

    功能主治

    大補氣血,清熱解毒。治氣血大虧,火熱之毒下注,致成腳疽。初起腳趾頭忽先發(fā)癢,已而作痛,指甲現(xiàn)黑色,以后腳指俱黑,甚則連足而俱黑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一劑而黑色解,二劑而疼痛止,三劑痊愈。若已潰爛,宜多服數(shù)劑。

    摘錄《辨證錄》卷十三《外科真詮》卷上:顧步湯處方

    黃耆30克 人參9克 金釵30克 當歸30克 銀花30克 牛膝30克 菊花15克 甘草9克 公英15克 紫花地丁30克

    功能主治

    治脫疽。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口渴者,加天花粉9克。

    摘錄《外科真詮》卷上《醫(yī)林纂要》卷十:顧步湯處方

    黃耆5錢,當歸(酒洗)4錢,黃柏(鹽酒炒)2錢,知母(酒炒)2錢,熟地黃3錢,肉桂1錢,干姜1錢,牛膝3錢,虎脛骨(酥炙)3錢,金銀花2錢。

    功能主治

    大補氣血,滋陰壯陽。主脾腎陰虧,濕熱下流之足疽。起于足大趾,初癢疼痛,趾甲黑,漸而肉黑,上于足附。

    用法用量

    酒煎服。

    各家論述

    黃耆、當歸以補氣血為主,黃柏、知母以滋陰行濕熱,熟地黃以壯腎水,肉桂以行血去毒,干姜以益陽去濕,牛膝、虎脛骨以峻勁達之下行,金銀花解毒。陰陽兼滋,氣血交補,而后毒壅可消。

    摘錄《醫(yī)林纂要》卷十清·《外科真詮》:顧步湯組成

    黃芪、金釵石斛、當歸、金銀花、牛膝、紫花地丁各一兩(各30克),蒲公英、菊花各半兩(各15克),人參、甘草各三錢(各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益氣活血,清熱解毒。

    主治

    主治脫疽,局部皮色黯紅、腫脹,趾如煮熟紅棗、漸變紫黑、浸潤蔓延,五趾相傳,呈干性壞死、劇痛難忍、日夜不能安睡,或伴有發(fā)熱、口渴,苔黃舌紅或鮮紅無苔,脈弦數(shù)或細數(shù)。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病癥。

    1.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以顧步湯加減治療30例,8周為1個療程。以患者血糖、血脂、血流變學、血管內(nèi)徑、峰值流速、平均流速等的改善情況判斷療效。結果:30例患者近期治愈18例,顯效6例,有效3例,無效3例,總效率90.0%。(《中醫(yī)藥導報》2008年第5期)

    2.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以本方加減并結合中藥泡腳治療20例。療程為2個月,以臨床癥狀及創(chuàng)面愈合的情況判斷療效。結果:臨床治愈5例,占25%,顯效13例,占65%,進步1例,占5%,無效1例。(《山西中醫(yī)》1994年第4期)

    方解

    顧步湯由四妙勇安湯去玄參,加人參、黃芪、石斛、牛膝、蒲公英、紫花地丁組成,益氣活血,合以清熱解毒。臨床應用以熱毒熾盛、瘀血阻滯、氣虛陰虧為辨證要點。

    原書稱口渴者,加天花粉三錢。臨床如見血虛者,加熟地黃、白芍等;瘀滯未潰者,加穿山甲、皂角刺等;疼痛劇烈者,加乳香、沒藥等;兼有濕熱者,加黃芩、黃柏等;兼有血熱者,加赤芍、牡丹皮等。此外,還可加入清熱通絡之品,如絡石藤、桑枝等。原書記載:在內(nèi)服本方同時,尚可用大粟米煮飯,拌芙蓉葉、菊花葉外敷。

    方歌

    參芪當歸牛膝斛,公英地丁銀花入,菊花甘草脫疽毒,益氣養(yǎng)陰和清營。

    摘錄清·《外科真詮》
更多中藥材
  • 《傷科匯纂》卷七:安髓散處方川芎、白芷、香附(制)各等分。功能主治腦陷頭疼。用法用量生姜汁和酒服。摘錄《傷科匯纂》卷七《梅氏驗方新編》卷六:安髓散處方川芎1兩,香附1兩,白附子1兩,甘草1兩,白芷1兩,相草1兩,牡蠣1兩。制法上為細末。功能......
  • 處方黑鉛2兩,水銀1兩,硫黃(細研)1兩。制法上先銷鉛成水,次下水銀攪令勻,良久,即下硫黃末,當為碧色,勻攪,即去火放冷,細研如粉,以軟飯和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驚邪癲癇,天行熱病,心神狂亂。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新汲水研服之。摘錄《圣惠》卷......
  • 處方桔梗3錢,甘草1錢,青黛5錢,百部1錢,山豆根1錢,人參3錢,茯苓5錢,天花粉3錢。功能主治補土瀉火,消痰逐邪。主肺氣虛而中邪,目見鬼神,口出胡言,或說刀斧砍傷,或言弓矢射中,滿身疼痛,呼號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十......
  •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安魂湯處方龍眼肉18克 酸棗仁(炒搗)12克 生龍骨(搗末)15克 生牡蠣(搗末)15克 清半夏9克 茯苓片9克 生赭石(軋細)12克功能主治心中氣血虛損,兼心下停有痰飲,致驚悸不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醫(yī)學衷中參......
  • 處方天麻1兩,川芎1兩,防風1兩,細辛1兩,白芷1兩,羌活1兩,川烏(炮,去皮臍)1兩,荊芥穗1兩,僵蠶1兩,薄荷葉3兩,全蝎半兩,粉甘草半兩,藿香半兩,朱砂(細研,水飛)半兩,麝香1錢,珍珠1錢,琥珀1錢。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