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服什么藥時需要少喝些水?

    喝水送藥,如流水行舟。除了湯藥,幾乎各種劑型的口服藥都要喝水為它“送行”。然而該喝多少水呢?那就有不少講究了。首先,為防止藥片和膠囊等在食道“拋錨”,就必須保證喝足送藥的“載舟水”。其次,為了某些藥物的溶解或排泄,還需喝夠吞藥后的“后續(xù)水”。然而,服某些藥則要盡量少喝水以保證其藥效??梢姡煌幬锏暮人渴遣荒堋耙煌胨似健钡?,而應該看吃什么藥來確定喝入肚里的“水平”。

    首先,千萬不能干吞藥片。這正如旱河行船,藥片或膠囊容易在食道中“擱淺”而損傷食道。通常服藥時要喝足60~100毫升水。有些藥物對食道黏膜的損傷比較明顯,像氯化鉀、阿司匹林、氨茶堿、保泰松、消炎痛、強的松等,服這些藥應喝200毫升以上的水。

    其次,服某些藥時更應多喝些水。如服鹽類瀉藥、退熱藥和磺胺類藥物就應盡可能多飲水。因為,瀉藥、退熱藥由于下瀉或出汗丟失水分需要補充。服磺胺類藥物(磺胺嘧啶、復方新諾明等)時,由于其代謝產物溶解度低,易在泌尿道析出結晶,引起結晶尿、血尿、尿痛等,故也要在服藥期間多飲水,每天至少1500毫升。

    再就是服某些藥時不宜多喝水,如服氫氧化鋁凝膠、樂得胃、麥滋林顆粒劑等胃藥,其作用是在胃黏膜或潰瘍面上敷上一層保護膜,因此不能喝水過多。例如服麥滋林顆粒劑時,每袋只需15~30毫升水沖服,這樣有利于在較高濃度下形成對胃黏膜的保護作用。思密達是一種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具有較強的吸附力,藥物可均勻地覆蓋在整個腸腔表面,以吸附致病微生物,故每袋3克也只需50毫升水沖服。服止咳糖漿是讓部分藥液停留在發(fā)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護性的薄膜,以減輕黏膜炎癥、阻斷刺激、緩解咳嗽,而水會稀釋藥液,減弱止咳作用,所以喝完糖漿5分鐘內不要喝水。

    一些苦味的健胃劑(如復方龍膽酊)是利用其苦味,通過舌頭的味覺感受器,反射性地促進胃液分泌來增進食欲的,故不宜多喝水,以免沖淡苦味而影響藥效。

更多中藥材
  • 夏天濕氣重,氣候是一個大因素,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濕,濕氣還源源不斷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濕氣滿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較弱,運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進入身體沒有變成氣血精液,而是變成痰濕。所以對于脾虛的人而言,在祛濕的同時還要健脾......
  • 預防濕氣加重,這三種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雖然能補脾益氣,但同時也會助濕。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類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蘿等,還有山藥、紅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適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氣逐漸......
  • 日常飲食要根據體質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體質要多吃溫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虛寒體質都不能吃涼性的食材呢?不能這么絕對,可以適量吃一點應季的食材來調和氣候對于身體的影響。比如夏天吃點空心菜,冬瓜,絲瓜清熱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來......
  • 有些朋友寒濕重,頭面容易出油,小肚子大,平時還容易乏力,人昏昏沉沉的,精神不好,通常是因為脾胃的運化功能不好,吃進去的食物,水液不能轉化成人體需要的精華和能量,而是變成了廢物堆積到身體,不能很好的排出去,形成了痰濕淤阻的情況。我們可以用健脾......
  • 由于我們長期低頭或者伏案工作,造成的這個頸部肌肉勞損就會引起頸肩酸痛的癥狀,在排除了其他疾病之后,確診是頸部肌肉勞損而造成的頸肩酸痛,治療起來也非常的簡單,這個大家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完成。首先準備個熱水袋,熱水袋也充滿熱水之后啊,裹上毛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