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皺葉狗尾草

    《全國中草藥匯編》:皺葉狗尾草拼音注音Zhòu Yè Gǒu Wěi Cǎo別名

    馬草、爛衣草

    來源

    禾本科皺葉狗尾草Setaria plicata (Lam.)T. Cooke,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qū)。

    功能主治

    解毒殺蟲,驅(qū)風(fēng)。主治銅錢癬,丹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皺葉狗尾草拼音注音Zhòu Yè Gǒu Wěi Cǎo別名

    爛衣草、馬草、扭葉草、風(fēng)打草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皺葉狗尾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taria plicata(Lam.)T.Cooke[Panicum plicatumLam.;Setaria excurrems(Trin.)Miq.]

    采收和儲藏:秋后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下、溝谷地陰濕處或路邊雜草地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自華東經(jīng)華中以至西南各地。

    原形態(tài)

    皺葉狗尾草,多年生草本。稈直立或基部傾斜,高45-130cm,徑3-5mm。葉鞘的鞘口及邊緣常具纖毛;鞘節(jié)無毛或被短毛;葉舌退化成為l-2mm的纖毛;葉片較薄,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4-43cm,寬0.5-3cm,有縱向皺折,兩面或一面具疏疣毛。圓錐花序狹窄成圓柱狀,長15-33cm,分枝斜向上升,長1-13cm;小穗卵狀披針形,長3-4cm,部分小穗下托以1枚剛毛,小穗脫節(jié)于杯狀的小穗柄上;第1穎廣卵形,先端鈍圓,長為小穗的1/4-l/3,有3脈,第2穎長為小穗的1/2-3/4,先瑞尖或鈍,有5-7脈;第1小花通常中性,或具3雄蕊;第1外稃與小穗等長,先端尖,有5脈,第1內(nèi)稃膜質(zhì),具2脈;第2小花兩性,第2外稃等長或稍短于第1外稃,有明顯的橫皺紋;鱗被2;花柱基部聯(lián)合。穎果狹長卵形,先端有硬而小的尖頭。花、果期6-10月。

    性味

    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

    解毒;殺蟲。主疥癬;丹毒;瘡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芷葉拼音注音Bái Zhǐ Yè別名蒚麻(《別錄》)。出處《別錄》來源為傘形科植物興安白芷或川白芷或杭白芷的葉片。功能主治《綱目》:“浴丹毒、癮疹風(fēng)瘡?!皬?fù)方①治風(fēng)瘙隱軫:白芷根、葉煮汁洗之。(《千金方》)②治小兒身熱:白......
  • 《中藥大辭典》:白莧拼音注音Bái Xiàn別名糠莧,細(xì)莧(《別錄》),野莧、豬莧(《本草圖經(jīng)》),假莧菜(《廣州植物志》),綠莧(《拉漢種子植物名稱》)。出處《別錄》來源為莧科植物皺果莧的全草或根。春、夏采收。生境分布生田野間。分布我國南......
  • 拼音注音Bái Sū別名野蘇麻、白蘇子、玉蘇子、蘇梗來源為唇形科紫蘇屬植物白蘇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以葉、嫩枝、主莖(蘇梗)和果實(shí)(白蘇子或玉蘇子)入藥。夏季采葉或嫩枝,7~8月間果實(shí)成熟時割取全草或......
  • 《中藥大辭典》:白蘇葉拼音注音Bái Sū Yè別名荏葉(《別錄》)。出處《本草圖經(jīng)》來源唇形科植物白蘇的葉片,夏、秋采葉,置通風(fēng)處陰干?;蜻B嫩莖采取,切成小段,曬干?;瘜W(xué)成分葉含揮發(fā)油,主為紫蘇酮。歸經(jīng)《本草匯言》:“入手、足太陰經(jīng)。“性......
  • 《中藥大辭典》:白蘇子拼音注音Bái Sū Zǐ別名荏子(《別錄》),玉蘇子(《中藥志》)。出處《飲片新參》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白蘇的果實(shí)。生境分布野生于路旁,亦有栽培者。自河北至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均有分布。產(chǎn)江蘇、河北、山東、湖北、四川、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