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佛教和傣醫(yī)的“五蘊”理論異同

    "五蘊"為佛教概念,是梵文skandha的意譯,"蘊"有積聚之意。

    佛教認為世界可分為器世界和有情世界(人屬有情眾生)。器世界以地、水、火、風為基本質,有情世界由心、物兩大要素構成,分而言之,名為"五蘊"。一切物質現(xiàn)象為色蘊,受、想、行、識四蘊為心。

    色指實有之物質而言,有具體、抽象之別。任何色法皆不外地、水、火、風四大要素。"受蘊"為領納種種順逆境界而生起之各種感覺??煞譃樯硎堋⑿氖軆上担呋ハ嘤绊?,相互為用。外境之事物,由理所構成的知覺與表象名"想蘊"。"行蘊"指人緣種種境界時,對外界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心理活動,并促使行為活動以成其事。"識蘊"為具有分辨功能的意識活動。能了解辨別一切,為有情精神活動之主體。

    佛教五蘊學說,是為了說明"人無我",即"人"沒有實體,唯有假名。"我"只是各種五蘊要素的暫時和合,一切無常有為,皆因緣而生,"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

    傣醫(yī)稱"五蘊"為"夯塔檔哈",認為人類由五種實體集合而成。其"五蘊"定義與佛教大同小異。但佛教傳入傣族地區(qū)后,被傣醫(yī)藥吸收、借鑒其積極的、實體的成分,結合人體生物組織結構和精神意識,將五蘊分為"心蘊"、"形體蘊"、"受蘊"、"知覺蘊"、"組織蘊"。

    據(jù)傣醫(yī)文獻《三界五蘊四元素》所述,由于男性和女性的支配,促成了五蘊形成的物質元素。"喃鞍宰"、"喃鞍英"(精子、卵子)一旦結合形成胚胎,五蘊便隨著相繼產(chǎn)生。

    傣醫(yī)認為,"心"是一切精神活動的主體,具有主宰、統(tǒng)領、支配派生其他四蘊的作用,有知曉一切事物的生理功能,通過心蘊的特殊功能,使"眼識"、"耳識"等五識成為統(tǒng)一的有機體,是"夯塔檔哈"中最重要的一個"夯塔"。

    "形體蘊"傣語稱"魯巴夯塔",是正常人完整的各種組織器官所構成的機體外表和臟腑所影映出現(xiàn)的生命現(xiàn)象。包括"眼、耳、鼻、舌、身;男根、女根"等28種形體的形狀和生理功能。

    "受覺蘊"傣語稱"皇灣哈",是精神、情志、思維對外界事物的反應。傣醫(yī)認為如果精神、思維活動長期受到強烈持久的刺激,會導致疾病的發(fā)生。

    "組織蘊"傣語稱"混夯",包括了全身組織的各部分,由32種器官、臟腑和其它物質結構所組成,系統(tǒng)地闡述了機體內五臟六腑各種組織結構、物質成分和生理功能。是人類一切精神現(xiàn)象和物質現(xiàn)象生起、聚合、發(fā)動、組合而成的復合物。

更多中藥材
  • 氣虛質在臨床表現(xiàn)就是乏力,我們首先看病人沒勁乏力,就是氣虛質。它的表現(xiàn)主要是乏力自汗,肌肉松軟,氣短懶言,精神不振,并且這些人性格比較內向,這是氣虛質。......
  • 第一個是平和質,第二個呢是氣虛質,第三個是陰虛質,第四個陽虛質,第五個痰濕質,第六個濕熱質,第七個血瘀質,第八個氣瘀質,還有我們情況比較特殊的特稟質,共分為9種體質。每種體質癥狀表現(xiàn)是不一樣,我們先來了解這個平和質,平和質是我們正常的一個體......
  • 首先看這個痛經(jīng)的原因,我們以前講過,痛經(jīng)從大的方面講有三個方面,一個是虛,一個寒,一個淤,其實大家看紅糖水這個功效就是溫經(jīng)散寒的功效,所以紅糖水主要針對哪一些癥狀有效呢?就是寒癥引起的痛經(jīng)比較有效,如果對淤的話就沒什么效果了,假如你宮寒引起......
  • 對于這個更年期的癥狀,首先是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啊,不要焦慮,首先感覺這個力氣越來越不如從前,這個情緒就感覺力不從心,就感到焦慮,這個首先從心理上調理的話,就是舒展我們的心情。第二個我們從飲食方面,一般那個更年期這種陰虛火旺,我們盡量不要吃什么助......
  • 我們正常的是肝腎氣血充盈呢,到更年期時候,氣血虧虛,肝腎虧虛的話,就肝脈不足,會導致這個肝經(jīng)有淤堵的情況,就脾氣比較大,就這個肝主疏泄的功能得到了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