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下面介紹回回醫(yī)學中的重要醫(yī)著,其中三部問世于元代。
《回回藥方》(以下簡稱《藥方》)。中國回族醫(yī)藥學大型綜合性典籍,未著撰人,紅格明抄本,原書36卷,殘存4卷,現(xiàn)于北京圖書館。全文基本上用漢文記述,并夾雜不少阿拉伯、波斯藥物名稱術語的原文和音譯詞匯。現(xiàn)殘存卷為:目錄卷之下、卷12、卷30、卷34。目錄卷下包括卷19至36據(jù)目錄可見,卷19為咳嗽門,包括眾嗽、濕嗽、喘嗽、嗽血、嗽痰、肺經(jīng)腫嗽、說治咳嗽等類。卷20為胸膈凝聚、胸膈熱促、胸弱、胸疼痛、胸奄濁、胸冷濕、胸中生瘡、開胸膈等類。卷21為腸風肚腹門,包括腸風、腸中生瘡、腸中生蟲等。卷22為瀉痢門,包括論、方及瀉從遍身來的、胃經(jīng)泄瀉、腸經(jīng)泄瀉等類。卷23為嘔吐門、痞證門、秘門、勞瘵門、補益門;嘔吐門包括嘔吐、吐瀉、泄瀉、止吐、止瀉等類;痞證門包括痞證類;秘門包括臟腑不通類、能通小水類;勞瘵門包括勞熱、勞蟲、勞嗽等類;補益門包括補益類。卷24為眾熱門、眾冷門。眾熱門包括一切熱類;眾冷門包括胸膈冷類、胃經(jīng)冷、一切冷等類。卷25為眾氣門、眾血門、時氣斑疹門、瘧疾門。眾氣門包括眾氣、氣不依常度、氣喘急等類;眾血門包括治吐血、能吐血、下血、止血等類;時氣斑疹門包括時氣、斑疹等類;瘧疾門包括瘧疾類。卷26為身體門,包括身體肥瘦、身體疼痛、癍痕花繡、治體氣、治生虱、手足等類。卷27為黃病門、蠱癥門、積聚門,黃病門包括黃類,蠱癥門包括蠱癥等類;積聚門包括積聚類。卷28為腳氣門、脫肛痔漏門、谷通門。腳氣門包括身體疼痛腳氣、熱腫腳氣、冷腫腳氣、寒濕腳氣、一切腳氣等類;脫肛痔漏門包括痔瘡、腸風痔漏、痔風、脫肛等類;谷通門包括谷通等類。卷29為雜癥門,包括論16條,方189首。卷30為雜癥門,載方307首。卷31為婦人眾疾門、小兒眾疾門。婦人眾疾門包括婦人身內(nèi)動靜、乳上癥候、懷孕動靜、子宮癥候、眾疾等類;小兒眾疾門包括小兒眾疾類。卷32為眾瘡腫腫毒門。包括腫毒、疬瘡、惡瘡等,卷33為眾瘡腫毒門、疥癬門。眾瘡腫毒門包括疥瘡、甜瘡、疳瘡、癩瘡、臭瘡等類。疥癬門包括疥瘡、癬瘡、一切疥癬等類。卷34金瘡門、折傷門、針灸門、湯火所傷門、棒瘡門、治人齒所傷門。金瘡門包括刀箭所傷、取箭頭刺簽等類;折傷門包括傷損、接骨、骨脫出等類;針灸門包括灸各種癥候類;湯火所傷門包括湯火所傷類;棒瘡門包括棒打傷類;治人齒所傷門包括治人齒咬傷類。卷35為眾蟲獸傷門、眾毒門、辟蟲門。眾蟲獸所傷門包括眾蟲獸傷類;眾毒門包括論及說眾毒物、辨驗何等毒物所傷、解服藥毒、解眾蟲獸所傷等類;辟蟲門包括辟眾蟲、辟惡物等類。卷36為修合藥餌門、修合諸般馬準門、眾香湯煎門、活物治病門、眾花果菜治病門。修合藥餌門包括論及制藥法,相合藥法、比量用藥、說造良方。藥性期度、藥餌分兩等類;修合諸般馬準門包括論及方87首(均已分見各門);眾香湯煎門包括湯藥類;活物治病門包括活物治病類;眾花果菜治病門包括眾果物類、眾菜類、眾花物等類。
從上述部分藥目錄所涉及的病種門類可以看出,《藥方》是一部包括內(nèi)、外、婦、兒、骨傷、皮膚等科,內(nèi)容豐富的中國回族醫(yī)學方書。從現(xiàn)存3卷所載方劑看,全書所載可能達,6000~7000首之多。其系統(tǒng)性、綜合性不亞于中醫(yī)古籍《外臺秘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下面介紹回回醫(yī)學中的重要醫(yī)著,其中三部問世于元代。
《回回藥方》(以下簡稱《藥方》)。中國回族醫(yī)藥學大型綜合性典籍,未著撰人,紅格明抄本,原書36卷,殘存4卷,現(xiàn)于北京圖書館。全文基本上用漢文記述,并夾雜不少阿拉伯、波斯藥物名稱術語的原文和音譯詞匯。現(xiàn)殘存卷為:目錄卷之下、卷12、卷30、卷34。目錄卷下包括卷19至36據(jù)目錄可見,卷19為咳嗽門,包括眾嗽、濕嗽、喘嗽、嗽血、嗽痰、肺經(jīng)腫嗽、說治咳嗽等類。卷20為胸膈凝聚、胸膈熱促、胸弱、胸疼痛、胸奄濁、胸冷濕、胸中生瘡、開胸膈等類。卷21為腸風肚腹門,包括腸風、腸中生瘡、腸中生蟲等。卷22為瀉痢門,包括論、方及瀉從遍身來的、胃經(jīng)泄瀉、腸經(jīng)泄瀉等類。卷23為嘔吐門、痞證門、秘門、勞瘵門、補益門;嘔吐門包括嘔吐、吐瀉、泄瀉、止吐、止瀉等類;痞證門包括痞證類;秘門包括臟腑不通類、能通小水類;勞瘵門包括勞熱、勞蟲、勞嗽等類;補益門包括補益類。卷24為眾熱門、眾冷門。眾熱門包括一切熱類;眾冷門包括胸膈冷類、胃經(jīng)冷、一切冷等類。卷25為眾氣門、眾血門、時氣斑疹門、瘧疾門。眾氣門包括眾氣、氣不依常度、氣喘急等類;眾血門包括治吐血、能吐血、下血、止血等類;時氣斑疹門包括時氣、斑疹等類;瘧疾門包括瘧疾類。卷26為身體門,包括身體肥瘦、身體疼痛、癍痕花繡、治體氣、治生虱、手足等類。卷27為黃病門、蠱癥門、積聚門,黃病門包括黃類,蠱癥門包括蠱癥等類;積聚門包括積聚類。卷28為腳氣門、脫肛痔漏門、谷通門。腳氣門包括身體疼痛腳氣、熱腫腳氣、冷腫腳氣、寒濕腳氣、一切腳氣等類;脫肛痔漏門包括痔瘡、腸風痔漏、痔風、脫肛等類;谷通門包括谷通等類。卷29為雜癥門,包括論16條,方189首。卷30為雜癥門,載方307首。卷31為婦人眾疾門、小兒眾疾門。婦人眾疾門包括婦人身內(nèi)動靜、乳上癥候、懷孕動靜、子宮癥候、眾疾等類;小兒眾疾門包括小兒眾疾類。卷32為眾瘡腫腫毒門。包括腫毒、疬瘡、惡瘡等,卷33為眾瘡腫毒門、疥癬門。眾瘡腫毒門包括疥瘡、甜瘡、疳瘡、癩瘡、臭瘡等類。疥癬門包括疥瘡、癬瘡、一切疥癬等類。卷34金瘡門、折傷門、針灸門、湯火所傷門、棒瘡門、治人齒所傷門。金瘡門包括刀箭所傷、取箭頭刺簽等類;折傷門包括傷損、接骨、骨脫出等類;針灸門包括灸各種癥候類;湯火所傷門包括湯火所傷類;棒瘡門包括棒打傷類;治人齒所傷門包括治人齒咬傷類。卷35為眾蟲獸傷門、眾毒門、辟蟲門。眾蟲獸所傷門包括眾蟲獸傷類;眾毒門包括論及說眾毒物、辨驗何等毒物所傷、解服藥毒、解眾蟲獸所傷等類;辟蟲門包括辟眾蟲、辟惡物等類。卷36為修合藥餌門、修合諸般馬準門、眾香湯煎門、活物治病門、眾花果菜治病門。修合藥餌門包括論及制藥法,相合藥法、比量用藥、說造良方。藥性期度、藥餌分兩等類;修合諸般馬準門包括論及方87首(均已分見各門);眾香湯煎門包括湯藥類;活物治病門包括活物治病類;眾花果菜治病門包括眾果物類、眾菜類、眾花物等類。
從上述部分藥目錄所涉及的病種門類可以看出,《藥方》是一部包括內(nèi)、外、婦、兒、骨傷、皮膚等科,內(nèi)容豐富的中國回族醫(yī)學方書。從現(xiàn)存3卷所載方劑看,全書所載可能達,6000~7000首之多。其系統(tǒng)性、綜合性不亞于中醫(yī)古籍《外臺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