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hu
  • 注音:ㄏㄨ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7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ITFH
  • 五筆98:ITFH
  • 五行:
  • Unicode:U+6C7B
  • 四角號碼:38140
  • 倉頡輸入法:EO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汻字拼音(帶聲調)
  • 汻字筆順
    捺捺橫撇橫橫豎
  • 基本解釋

    hǔ ? ㄏㄨˇ ◎ 古同“滸”,水邊。

  • 漢語字典

    [①][hǔ][《玉篇》呼古切]同“滸1”。水邊?!墩f文·水部》:“汻,水厓也?!鄙坨t經正字:“今經典作滸?!对姡ㄍ躏L)葛藟》'在河之滸',《(大雅)緜》'率西水滸',《(大雅)江漢》'江漢之滸',《爾雅·釋邱》'岸上,滸',《釋水》'滸,水厓''淮為滸',正字當作汻。”一說作“滸”誤。[②][huǎng][《廣韻》呼朗切,上蕩,曉。]姓。

    音韻參考

    [廣 韻]:呼朗切,上37蕩,hǎng,宕開一上唐曉[國 語]:hǎng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汻; 康熙筆畫:8; 頁碼:頁609第04【唐韻】呼古切,音火。與滸同?!菊f文】水厓也?!∮帧緩V韻】呼朗切【集韻】許朗切,??音酐。姓也。今涇州有之。又【廣韻】虎晃切,音怳。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