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lìn
  • 拼音:lin
  • 注音:ㄌㄧㄣ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9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UWY
  • 五筆98:AUWY
  • 五行:
  • Unicode:U+85FA
  • 四角號(hào)碼:44227
  • 倉頡輸入法:TANG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藺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ìn
  • 藺字筆順
    橫豎豎豎折橫橫豎折橫橫撇豎捺橫橫橫豎橫
  • 基本解釋

    lìn ? ㄌㄧㄣˋ ◎ 見“藺”。

  • 漢語字典

    [①][lìn][《廣韻》良刃切,去震,來。]“藺1”的繁體字。(1)草名。即燈心草。莖可編席和蓑衣。(2)見“藺石”。(3)通“躪”。(4)姓。戰(zhàn)國趙有藺相如。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音韻參考

    [廣 韻]:良刃切,去21震,lìn,臻開三去眞A來[平水韻]:去聲十二震[粵 語]:leon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藺; 康熙筆畫:22; 頁碼:頁1067第09【唐韻】【韻會(huì)】??良刃切,音吝。【說文】莞屬。【玉篇】似莞而細(xì),可爲(wèi)席。一名馬藺。 又地名?!臼酚洝の菏兰摇繑≮w北藺?!∮中??!就ㄖ尽な献迓浴宽n厥??孫康,食采于藺,因氏焉。相如爲(wèi)趙上卿?!∮帧厩皾h·鼂錯(cuò)傳】具藺石?!驹]】城上雷石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