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i
  • 注音:ㄑㄧˊ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右下開口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UQAV
  • 五筆98:UQAV
  • 五行:
  • Unicode:U+75A7
  • 四角號碼:00142
  • 倉頡輸入法:KHV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疧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疧字筆順
    捺橫撇捺橫撇折橫折
  • 基本解釋

    qí ? ㄑㄧˊ ◎ ?。骸盁o思百憂,祗自疧兮。”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qí? 〈名〉 困病 [disease] 疧,病也。從疒,氏聲。——《說文》 之子之遠,俾我疧兮?!对姟ば⊙拧o將大車》。毛傳:“疧,病也?!?鄭玄箋:“王之遠外我,欲使我困病?!?

  • 漢語字典

    [①][qí][《廣韻》巨支切,平支,羣。]困病。

    音韻參考

    [上古音]:支部群母,gie[廣 韻]:巨支切,上平5支,qí,止開三平支A群[粵 語]:ke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中】【疒字部】 疧; 康熙筆畫:9; 頁碼:頁770第11【唐韻】渠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音袛?!緺栄拧め屧b】疧,病也?!驹姟ば⊙拧恐又h,俾我疧兮?!緜鳌刊O,病也。 又【集韻】【韻會】??章移切,音支。又【正韻】典禮切,音邸。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