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náng
  • 拼音:nang
  • 注音:ㄋㄤˊ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2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JYKE
  • 五筆98:JYKE
  • 五行:
  • Unicode:U+8830
  • 四角號碼:50132
  • 倉頡輸入法:LIYRV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蠰字拼音(帶聲調(diào))
    náng
  • 蠰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捺捺橫豎折橫豎折橫橫橫豎豎橫撇折撇捺
  • 蠰字的組詞
    螳蠰
  • 基本解釋

    náng ? ㄋㄤˊ ◎ 〔蟷蠰〕見“蟷”。

  • 漢語字典

    [①][shàng][《廣韻》色莊切,平陽,書。][《廣韻》式亮切,去漾,書。]一種形似天牛的桑樹害蟲。[②][náng][《廣韻》奴當切,平唐,泥。]見“螳蠰”。[③][rǎng][《廣韻》如兩切,上養(yǎng),日。]見“蠰3谿”。

    音韻參考

    [廣 韻]:色莊切,下平10陽,shuāng,宕開三平陽生[粵 語]:joeng4joeng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中】【蟲字部】 蠰; 康熙筆畫:23; 頁碼:頁1103第09【唐韻】【集韻】【正韻】??式亮切,音餉?!緺栄拧め屜x】蠰,齧桑。【註】似天牛,長角,體有白點,喜齧桑樹作孔,入其中。江東呼爲齧髮。 又師莊切,音霜。義同。 又【廣韻】如兩切,音壤?!緺栄拧め屜x】土螽,蠰谿。【註】似蝗而小,今謂之土???!∮帧炯崱颗斍校裟?。蟷蠰。詳蟷字註?!∮秩珀柷?,音穰。義同?!∫嘧??。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