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古籍
經部
  • 《易童子問》三卷,北宋歐陽修撰。《歐陽文忠全集》本。此書設童子與師問對之語,以說《易脂。卷一、卷二說六十四卦卦辭及《彖傳》、《象傳》大義。卷三則考辨《易傳》七種之內容,認為《系辭傳》、《文言》、《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五種非出自一人之手,不可視為孔子所作。此說發(fā)前人之所未發(fā),至見疑古精神,在《易》學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但其解說《易》辭大義,卻未能悉當。尚秉和先生《易說評議》指出:“惟歐于《易》象,既一概不知,于《易》理所入尤淺,故其說多空泛不切,且于《易》辭妄生疑惑?!?/div>
    作者:
    歐陽修
  • 唐李鼎祚撰。鼎祚《唐書》無傳,始末未詳。惟據《序》末結銜,知其官為秘書省著作郎。據袁桷《清容居士集》載“資州有鼎祚讀書臺”知為資州人耳。朱睦《序》稱為秘閣學士,不知何據也。其時代亦不可考。《舊唐書·經籍志》稱錄“開元盛時四部諸書”而不載是編,知為天寶以后人矣。其書《新唐書·藝文志》作十七卷,晁公武《讀書志》曰:“今所有止十卷而始末皆全,無所亡失?!必M后人并之耶?《經義考》引李燾之言,則曰:“鼎祚《自序》止云十卷,無亡失也?!敝炷馈缎颉纷黛都尉付∷龋嘣啤蹲孕颉贩Q十卷,與燾說同。今所行毛晉汲古閣本乃作一十七卷,《序》中亦稱王氏《略例》附於卷末,凡成一十八卷。與諸家所說截然不同,殊滋疑竇。今考《序》中稱“至如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經注《文言》,書之不盡,別撰《索隱》,錯綜根萌,音義兩存,詳之明矣”云云,則《集解》本十卷,附《略例》一卷為十一卷,尚別有《索隱》六卷,共成十七卷?!短浦尽匪d蓋并《索隱》、《略例》數之,實非舛誤。至宋而《索隱》散佚,刊本又削去《略例》,僅存《集解》十卷,故與《唐志》不符。至毛氏刊本,始析十卷為十七卷,以合《唐志》之文。又改《序》中一十卷為一十八卷,以合附錄《略例》一卷之數,故又與朱睦《序》不符。蓋自宋以來,均未究《序》中“別撰《索隱》”一語,故疑者誤疑,改者誤改。即辨其本止十卷者,亦不能解《唐志》稱十七卷之故,致愈說愈訛耳。今詳為考正,以祛將來之疑。至十卷之本,今既未見,則姑仍以毛本著錄。蓋篇帙分合,無關宏旨,固不必一一追改也。其書仍用王弼本,惟以《序卦傳》散綴六十四卦之首,蓋用《毛詩》分冠《小序》之例。所采凡子夏、孟喜、焦贛、京房、馬融、荀爽、鄭玄、劉表、何晏、宋衷、虞翻、陸績、干寶、王肅、王弼、姚信、王廙、張璠、向秀、王凱沖、侯果、蜀才、翟元、韓康伯、劉巘、何妥、崔憬、沈驎士、盧氏(案盧氏《周易注》《隋志》已佚其名)、崔觀、伏曼容、孔穎達(案以上三十二家,朱睦序所考)、姚規(guī)、朱仰之、蔡景君(案以上三家,朱彝尊《經義考》所補考)等三十五家之說。《自序》謂“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蓋王學既盛,漢《易》遂亡,千百年后學者,得考見畫卦之本旨者,惟賴此書之存耳。是真可寶之古笈也。
    作者:
    李鼎祚
  • 魏·王弼著 唐·邢璹注

    《周易略例》,中國三國時期魏國玄學家王弼的著作。為王弼總論《周易》主要思想的一組論文,共7篇。唐邢說:“如王輔嗣《略例》,大則總一部之指歸,小則明六爻之得失?!蓖蹂龅摹吨芤茁岳放c《周易注》互相配合,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易》學觀點和解《易》方法論。如在《明象》篇中,他反對“案文責卦”、“存象忘意”的解《易》方法,主張要“忘象以求其意”。他詳細地分析了言(卦、爻辭等)、象(卦象)、意(意義)三者的關系,提出了“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解《易》方法。與《周易注》相得益彰,一掃兩漢以象數、讖緯解《易》的學風,開創(chuàng)了一種注重于義理的新學風。玄學貴無論“以無為本”,認為這個本不是存言、存象所能得到的,只有從言象之外去體會。因此,“得意在忘象”不只是一種解《易》的方法,而且具有更普遍的玄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意義,對于中國古代文藝理論有相當大的影響。再如《明象彖》篇反復強調的“物無妄然,必由其理。統(tǒng)之有宗,會之有元”,反映了王弼注《易》的指導思想和他“以無為本”理論的基本內容。

    《周易略例》有《四部叢刊》影印宋本,《漢魏叢書》本等,有唐邢的注釋,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樓宇烈《王弼集校釋》錄存了邢的全部注文。

    作者:
    王弼
  • 《周易注》,中國三國時期魏國玄學家王弼著。為歷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唐太宗命孔穎達等修《五經正義》,其中《周易》選用王弼注,認為“唯魏世王輔嗣之注,獨冠古今”。從此,王弼《周易注》作為官方定本而流傳于世?!端膸烊珪偰俊氛f:“《易》本卜筮之書,故末派寢流于讖緯,王弼乘其極敝而攻之,遂能排擊漢儒,自標新學?!?br>
    王弼在注《易》中,革除漢儒“互體”、“卦變”、“五行”等牽強附會的“按文責卦”的方法,主張著重領會和把握《易》中所包含的根本義理。晉人孫盛在評論王弼《易》學時說:“至于六爻變化,群象所效,日時歲月,五氣相推,弼皆擯落,多所不關”(《三國志·魏書·鐘會傳》注)。王弼還以《老》解《易》,以玄理統(tǒng)易理,反映出貴無的本體論思想,使《周易》之解面貌一新,成為玄學理論的基本思想資料之一。

    王弼《周易注》包括《經》的部分,即六十四卦的卦爻辭及《傳》的《文言》、《彖辭》、《象辭》等。晉韓康伯繼承王弼思想續(xù)注《系辭》、《說卦》、《序卦》、《雜卦》等。唐修《五經正義》時以韓注合于王注刊行。

    王弼《周易注》版本很多,通行的有《四部叢刊》影印宋本、清阮元??薄妒涀⑹琛繁?。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樓宇烈《王弼集校釋》收有《周易注》并作了??焙嗎?。
    ==============================================================================


    提要

    《周易注》·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上、下經》注及《略例》,魏王弼撰?!断缔o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注,晉韓康伯撰。《隋書·經籍志》以王、韓之書各著錄,故《易注》作六卷,《略例》作一卷,《系辭注》作三卷?!杜f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皆載弼注七卷,蓋合《略例》計之。今本作十卷,則并韓書計之也??纪鮾€《七志》,已稱弼《易注》十卷(按《七志》今不傳。此據陸德明《經典釋文》所引),則并王、韓為一書,其來已久矣。自鄭玄傳費直之學,始析《易傳》以附經,至弼又更定之。說者謂鄭本如今之《乾卦》,其《坤卦》以下又弼所割裂。然鄭氏《易注》,至北宋尚存一卷?!冻缥目偰俊贩Q存者為《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四篇,則鄭本尚以《文言》自為一傳,所割以附經者,不過《彖傳》、《象傳》。今本《乾》、《坤》二卦各附《文言》,知全經皆弼所更定,非鄭氏之舊也。每卷所題《乾傳》第一、《泰傳》第二、《噬嗑傳》第三、《咸傳》第四、《夬傳》第五、《豐傳》第六,各以卷首第一卦為名。據王應麟《玉?!罚四恳噱鲈鰳?。蓋因毛氏《詩傳》之體例,相沿既久,今亦仍舊文錄之。惟《經典釋文》以《泰傳》為《需傳》,以《噬嗑傳》為《隨傳》,與今本不同。證以《開成石經》,一一與陸氏所述合。當由後人以篇頁不均為之移并,以非宏旨之所系,今亦不復追改焉。其《略例》之注,為唐邢璹撰。里籍無考,其結銜稱“四門助教”。案《唐書·王鉷傳》稱為“鴻臚少卿邢璹”,子縡,以謀反誅。則終於鴻臚少卿也?!短綇V記》載其奉使新羅,賊殺賈客百馀人,掠其珍貨貢於朝。其人殊不足道,其注則至今附弼書以行。陳振孫《書錄解題》稱:“蜀本略例有所注,止有篇首釋‘略例’二字,文與此同,馀皆不然?!笔撬未杏幸粍e本。今則惟此本存,所謂蜀本者已久佚矣。弼之說《易》,源出費直。直《易》今不可見,然荀爽《易》即費氏學,李鼎祚書尚頗載其遺說。大抵究爻位之上下,辨卦德之剛柔,已與弼注略近。但弼全廢象數,又變本加厲耳。平心而論,闡明義理,使《易》不雜於術數者,弼與康伯深為有功。祖尚虛無,使《易》竟入於老莊者,弼與康伯亦不能無過。瑕瑜不掩,是其定評。諸儒偏好偏惡,皆門戶之見,不足據也。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周易注》
    作者:
    王弼
  • 提要

    臣等謹案陸氏易解一卷,明·姚士粦所輯。呉·陸績周易注也。呉志載,績所著有易釋玄,隋·經籍志有績周易注十五卷。經典釋文序錄作陸績周易述十三卷。
    作者:
    姚士粦
  • 提要《新本鄭氏周易》三卷,國朝恵棟編。棟字定宇,長洲人。初王應麟輯鄭元易註一卷,其後人附刻玉海之末,雖殘章斷句,尚頗見漢學之崖畧。於經籍頗為有功,然皆不著所出之書,又次序先後間與經文不應,亦有遺漏未載者。棟因其舊本重為補正,凡應麟書所已載者,一一考求原本,註其出自某書。明其信而有徴,極為詳。核其次序先後,亦悉從經文,釐定復搜採羣籍。上經補二十八條,下經補十六條,繋辭傳補十四條,説卦傳補二十二條,序卦傳補七條,雜卦傳補五條。移應麟所附易贊一篇於卷端,刪去所引諸經正義論互卦者八條,而別據元周禮臣太師註作十二月爻辰圖,據元月令註作爻辰所值二十八宿圖附於卷末。以駁朱震漢上易傳之誤。雖因人成事,而考核精宻實勝原書。應麟固鄭氏之功臣,棟之是編,亦可謂王氏之功臣矣。
    作者:
    恵棟
  •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一

    周易鄭康成註 易類

    提要:臣等謹案周易鄭康成註一卷,宋王應麟編。應麟字伯厚,慶元人,自署浚儀,葢其祖籍也。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鴻詞科,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事跡具宋史,儒林傳。案,隋志載鄭元周易註九卷,又稱鄭元王弼二註。梁陳列於國學。齊代,惟傳鄭義。至隋,王註盛行,鄭學寖微。然新唐書著録十卷。是唐時,其書猶在,故李鼎祚集解多引之。宋崇文總目惟載一卷案中興書目今不傳,此據馮椅易學所引,所存者僅文言、序卦、説卦、雜卦四篇,餘皆散佚。至中興,書目始不著録,則亡於南北宋之間。故晁説之、朱震尚能見其遺文,而淳熙以後,諸儒即罕所稱引也。應麟始旁摭諸書,裒為此帙,經文異字亦皆並存。其無經文可綴者,則總録末簡。又以元註多言互體,併取左傳、禮記、周禮正義中論?;ンw者八條,以類附焉。考元,初從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從馬融,受費氏易,故其學出入於兩家。然要其大
    作者:
    應麟


  • 《子夏易傳》一為二卷,一為十一卷。舊本題卜子夏(前507一?)撰。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末晉國溫(今河南溫縣)人,孔子學生,為莒父宰??鬃铀篮螅轿簢v學,主張國君要學習《春秋》,吸取歷史教訓,宣揚“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等觀點’,李克、呈起都是其弟子,魏文侯也尊以為師,相傳《詩》、《春秋》等儒家經典就是由他傳授下來的。學術界歷來主張,此書為后人偽撰,而托附于子夏名下,《四庫全書總目》認為“其偽中生偽,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書”?!端鍟そ浖尽匪浀亩肀?,其實是魏晉間大興《易》學之風時為當時人所偽撰而流布于世。據《唐會要》載“開元七年詔”,當時因《子夏易傳》無傳習者,遂令儒官詳定,劉知已認為,此書不見于《漢書·藝文志》,至梁阮孝緒《七錄》始有著錄,作六卷,或云韓嬰作,或云丁寬作,而至為,可疑。司馬貞認為,劉向《七略》有《子夏易傳》,但其書久佚,晉荀勖《中經簿》有《子夏易傳》四卷,或云丁寬,是其已懷疑非子夏所撰。因此,唐玄宗采納了劉、司馬氏的建議,而停止向學校頒行。代宗以年,此本亡佚。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中有輯佚本。今所傳十一卷本,始為晁說之《傳易堂記》所著錄,其稱“今稱《子夏傳》者,乃唐張弧之《易》。據此,則今本應是張弧偽撰?;樘颇┤耍俅罄硭略u事。其書以王弼《周易注》為底本而說以義理,所說義理,大致上以儒家“王道”的社會政治思想與《周易》經文相附會。迨朱彝尊作《經義考》,證以陸德明《經典釋文》、李鼎祚《周易集解》及王應麟《困學紀聞》所引諸條目,則于今本全無,知張弧偽撰之書又遭后人增削偽纂,并又多衍出一卷,為十一卷。因此,今本《于夏易傳》不但不是子夏所撰,亦并非完全為張弧所撰,云其出自眾家之手,可謂不誣。二本雖為偽造,但其內容卻有—定的參考價值,孕含了較多漢唐時期的《易》學思想,《四庫全書總目》云“案說《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書”,故其對研究、探討《周易》古義,二本參稽,仍為它書所不可替代。二卷本除為馬國翰所輯外,《漢學堂叢書·經解·逸書考》中亦有考輯。今本則有《四庫全書》本,《通志堂經解》本及《學津討原》本等。
    作者:
    卜子夏
  •   《泰泉鄉(xiāng)禮》七卷,明黃佐撰。佐字才伯,泰泉其號也。香山人。正德辛巳進士,官至少詹事。事跡具《明史。文苑傳》。佐之學雖恪守程朱,然不以聚徒講學名,故所論述,多切實際。是書乃其以廣西提學僉事乞休家居時所著,凡六卷。首舉鄉(xiāng)禮綱領,以立教、明倫、敬身為主。次則冠婚以下四禮,皆略為條教。第取其今世可行而又不倍戾于古者。次舉五事,曰鄉(xiāng)約、鄉(xiāng)校、社倉、鄉(xiāng)社、保甲,皆深寓端本厚俗之意。末以《士相見禮》及《投壺》、《鄉(xiāng)射禮》別為一卷附之。大抵皆簡明切要,可見施行,在明人著述中猶為有用之書。視所補注之《皇極經世》支離曼衍、敝精神于無益之地者,有空言實事之分矣。
    作者:
    黃佐
  • 《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簡稱《方言》,揚雄著,是中國第一部記錄方言的著作,是中國語言學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成為世界上第一部方言比較詞匯集而開方言地理學之先河。

    中國土地廣大,方言的地理差異懸殊,所以自古重視方言研究。漢應劭《風俗通義序》說“周秦常以歲八月,遣輶軒之使,求異代方言”,輶軒是古代使用的一種輕便車輛。秦朝以前,每年八月,政府派遣“輶軒使者”(乘坐輕車的使者)到各地搜集方言,并記錄整理。這些材料由于戰(zhàn)亂而散失。

    今傳《方言》一書,據劉歆與揚雄書信往來及應劭所言,應為揚雄(前53—公元18年)所撰。魯國堯先生揭出,“方言”一詞首見于文獻且以此稱書名皆始于應劭。

    后世傳本全稱《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方言之“方”,非以中原為中心的“四方”之“方”?!胺健保钜?。商周有稱周邊為“土方”、“鬼方”者?!胺窖浴奔窗钛裕皠e國方言”即指不同邦國之特色語詞。劉歆《遺揚雄書》:言“屬聞子云獨采集先代絕言、異國殊語”。揚雄《答劉歆書》自稱:其書為《殊言》,“知絕遐異俗之語”。“殊”亦“別”也,“殊言”與劉歆稱其“異國殊語”義同。張清常認為:“按照中國古代的概念,方言包括外族語言。揚雄《方言》里面東齊青徐方言包括夷語,南楚方言包括蠻語,西秦方言包括氐羌語,秦晉北方言包括狄語,燕代朝鮮歸為一起更不必說?!睋罹粗已芯浚斗窖浴分袔缀趺烤矶加幸娪诂F代南方民族語的非漢詞語。

    公元前后,雖然大漢帝國已經建立,但在漢語使用區(qū)域仍是以中原為主的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北邊河套草原是胡狄即阿爾泰語,南邊江淮湖海是夷越—苗蠻即南亞—南島語,西邊甘川地帶是氐羌即藏緬語。因此記錄著漢語及其周邊民族“漢字記音式”詞語的《方言》,不是一本西方或現代方言學意義上的dialectology專著,而是一部搜羅并比較多種語言的同義詞語的歷史比較詞匯學或“中國古典方言學”著作。郭璞贊其:“考九服之逸語,標六代之絕語”,像揚雄這樣恣意汪洋、肆心廣意的學者,撰著《方言》的旨趣正于此。
    作者:
    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