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古籍
國學古籍
  • 李德裕簡介:李德裕(787 —850),字文饒,真定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幼有壯志,苦心力學,尤精《漢書》、《左氏春秋》。穆宗即位之處,禁中書詔典冊,多出其手。歷任翰林學士、浙西觀察使、西川節(jié)度使、兵部尚書、左仆射、并在唐代文宗大和七年(838年)和武宗開成五年(840年)兩度為相。主政期間,重視邊防,力主削弱藩鎮(zhèn),鞏固中央集權,使晚唐內(nèi)憂外患的局面得到暫時的安定。公元844年,輔佐武宗討伐擅襲澤潞節(jié)度使位的劉縝,平定澤、漣等五州。功成,加太尉賜封衛(wèi)國公。因反對進士科舉,主張“朝廷顯官須是貴黨子弟”,從而與牛僧儒、李宗閔為首的牛派展開了長達40余年的“牛李黨爭”。黨爭失利,初貶荊南,次貶潮州。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在貶崖州(治所在今瓊山區(qū)大林鄉(xiāng)附近)司戶,次年正月抵達。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正月卒于貶所,終年63歲,逝后被封太尉,贈衛(wèi)國公。李德裕在瓊期間,著書立說,獎善嫉惡,備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會昌一品集》《左岸書城》《次柳氏舊聞》等。

    次柳氏舊聞

    大和八年秋,八月乙酉,上于紫衣殿聽政,宰臣涯已下奉職奏事。上顧謂宰臣曰:"故內(nèi)臣力士終始事跡,試為我言之。"臣涯即奏:"上元中,史臣柳芳得罪,竄黔中,時力士亦從巫州,因相與周旋。力士以芳嘗司史,為芳言先時禁中事,皆芳所不能知。而芳亦有質(zhì)疑者,芳默識之。及還,編次其事,號曰《問高力士》。上曰:"令訪故史氏,取其書。"臣涯等既奉詔,乃召芳孫、度支員外郎詢事。曰:"某祖芳,前從力士問縷,未竟。復著唐歷,采摭義類相近者以傳之。其余或秘不敢宣,或奇怪,非編錄所宜及者,不以傳。"今按求其書,亡失不獲。臣德裕,亡父先臣與芳子、吏部郎中冕,貞元初俱為尚書郎。后謫官,亦俱東出。道相與語,遂及高力士之說,且曰:"彼皆目睹,非出傳聞,信而有征,可為實錄。"先臣每為臣言之。臣伏念所憶授,凡十有七事。歲祀久,遺稿不傳。臣德裕,非黃瓊之達練,能習故事;愧史遷之該博,唯次舊聞。懼失其傳,不足以對大君之問,謹錄如左,以備史官之闕云。

    玄宗之在東宮,為太平公主所忌,朝夕伺察,纖微聞于上。而宮闈左右亦潛持兩端,以附太平之勢。時元獻皇后得幸,方娠,玄宗懼太平,欲令服藥除之,而無可與語者。張說以侍讀得進太子宮中,玄宗從容謀及說,說亦密贊其事。他日,說又入侍,因懷去胎藥三煮劑以獻。玄宗得其藥,喜,盡去左右,獨構火殿中,煮未及熟,怠而假寐。弓之際,有神人長丈余,身披金甲,操戈繞藥鼎三匝,煮盡覆而無遺焉。玄宗起視,異之,復增火,又扌失一劑,煮于鼎中。因就榻,瞬目以候之,而見神覆煮如初。凡三煮皆覆,乃止。明日,說又至,告其詳,說降階拜賀曰:"天所命也,不可去。"厥后,元獻皇后思食酸,玄宗亦以告說,說每因進經(jīng),輒袖木瓜以獻。故開元中,說恩澤莫之與比,肅宗之于說子均、,若親戚昆弟云。芳本張說所引,說嘗自陳述,與力士詞協(xié)也。

    玄宗初即位,體貌大臣,賓禮故老,尤注意于姚崇、宋,引見便殿,皆為之興,去則臨軒以送。其他宰臣,優(yōu)寵莫及。至李林甫以宗室近屬,上所援用,恩意甚厚,而禮遇漸輕。及姚崇為相,嘗于上前請序進郎吏,上顧視殿宇不答,崇再三言之,冀上少售,而卒不對。崇益恐,趨出。高力士奏曰:"陛下初承鴻業(yè),宰臣請事,即當面言可否。而崇言之,陛下不視,臣恐宰臣必大懼。"上曰: "朕既任崇以庶政,事之大者當白奏,朕與之共決;如郎署吏秩甚卑,崇獨不能決,而重煩吾耶?"崇至中書,方悸不自安,會力士宣事,因為言上意,崇且解且喜。朝廷聞者,皆以上有人君之大度,得任人之道焉。

    魏知古起諸吏,為姚崇引用,及同升也,崇頗輕之。無何,請知古攝吏部尚書,知東都選士事,以吏部尚書宋門下過官。知古心銜之,思有以中之者。時崇二子并分曹洛邑,會知古至,恃其家君,或招顧請托。知古歸,悉以上聞。它日,主召崇,從容謂曰:"卿子才乎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云: "臣有三子,兩人皆分司東都矣。其為人欲而寡慎,是必以事干知古。然臣未及問之耳。"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欲微動崇,而意崇私其子,或為之隱。及聞崇所奏,大喜,且曰:"卿安從知之?"崇曰:"知古微時,是臣之所慰薦,以至榮達。臣之子愚,謂知古見德,必容其非,故必干之。"上于是明崇不私其子之過,而薄知古之負崇也。上欲斥之,崇為之請曰:"臣有子無狀,撓陛下法,陛下特原之,臣為幸大矣。而猶為臣逐知古,海內(nèi)臣庶必以陛下為私臣矣,非所以俾元化也。"上久乃許之。翌日,以知古為工部尚書,罷知政事。

    源乾曜因奏事稱旨,上悅之,于是驟拔用,歷戶部侍郎、京兆尹,以至宰相。異日,上獨與力士語曰:"爾知吾拔用乾曜之速乎?"曰:"不知也。"上曰: "吾以其容貌、言語類蕭至忠,故用之。"力士曰:"至忠不嘗負陛下乎陛下何念之深也?"上曰:"至忠晚乃謬計耳。其初立朝,得不謂賢相乎?"上之愛才宥過,聞者無不感悅。

    蕭嵩為相,引韓休為同列。及在位,稍與嵩不協(xié),嵩因乞骸骨,上慰嵩曰: "朕未厭卿,卿何庸去?"嵩俯伏曰:"臣待罪相府,爵位已極,幸陛下未厭臣,得以乞身。如陛下厭臣,臣首領之不保,又安得自遂?"因隕涕。上為之改容,曰:"卿言切矣,朕思之未決。卿第歸,至夕當有使。如無使,旦日宜如常朝謁也。"及日暮,命力士詔嵩曰:"朕惜卿,欲固留,而君臣始終,貴全大義,亦國家美事也。今除卿右丞相。"是日,荊州始進柑子,上以素羅包其二以賜之。

    玄宗好神仙,往往詔郡國征奇異士。有張果者,則天時聞其名,不能致。上亟召之,乃與使偕至。其所為,變怪不測。又有刑和璞者,善算心術視人,投算而能究知善惡夭壽。上使算果,懵然莫知其甲子。又有師夜光者,善視鬼,后召果與坐,密令夜光視之。夜光進曰:"果今安在臣愿得見之。"而果坐于上前久矣,夜光終莫能見。上謂力士曰:"吾聞奇士至人,外物不足以敗其中,試飲以堇汁,無苦者乃真奇士也。"會天寒甚,使以汁進果。果遂飲,盡三卮,醇然如醉者,顧曰:"非佳酒也。"乃寢。頃之,取鏡視其齒,已盡焦且黧矣。命左右取鐵如意以擊齒,盡墮,而藏之于帶。乃于懷中出神藥,色微紅,傅于墮齒穴中。復寢。久之視鏡,齒皆生矣,而粲然潔白,上方信其不誣也。

    玄宗嘗幸東都,天大旱且暑。時圣善寺有竺乾僧無畏,號三藏,善召龍致云之術。上遣力士疾召無畏請雨,無畏奏云:"今旱,數(shù)當然耳。召龍興云,烈風迅雷,適足暴物,不可為也。"上強之曰:"人苦暑病矣。雖暴風疾雷,亦足快意。"無畏不得已。乃奉詔。有司為陳請雨具,而幡幢像設甚備。無畏笑曰: "斯不足致雨。"悉令撤之。獨盛一缽水,以刀攪旋之,胡言數(shù)百咒水。須臾有如龍狀,其大類指,赤色,首啖水上,俄復沒于缽水中。無畏復以刀攪水,咒者三。頃之,白氣自缽中興,如爐煙,徑上數(shù)尺。稍引去,出講堂外。無畏謂力士曰:"宜去,雨至矣。"力士絕馳而去,還顧見,白氣疾旋,自講堂西巖一匹素者。既而昏霾,大風震雷以雨。力士才及天津之南,風雨亦隨馬而馳至矣,衢中大樹多拔。力士比復奏,衣盡沾濕。時孟溫禮為河南尹,目睹其事。溫禮子,嘗言于臣亡祖先臣,與力士同。吏部員外郎李華撰《無畏碑》,亦云奉詔致雨,滅火《辶歹》風,昭昭然遍于耳目也。今洛京天津橋有荷澤寺者,即高力士去請咒水祈雨,回至此寺前,雨大降,明皇因于此地造寺,而名荷澤焉。寺今見存玄宗善八分書,凡命將相,皆先以御札書其名,置案上。會太子入侍,上舉金甌覆其名,以告之曰:"此宰相名也,汝庸知其誰耶射中,賜爾卮酒。"蕭宗拜而稱曰:"非崔琳、盧從愿乎?"上曰:"然。"因舉甌以示之,乃賜卮酒。是時,琳與從愿皆有宰相望,玄宗將倚為相者數(shù)矣,終以宗族繁盛,附托者眾,卒不用。

    肅宗在東宮,為李林甫所構,勢幾危者數(shù)矣。無何,鬢發(fā)斑白。常早朝,上見之,愀然曰:"汝第歸院,吾當幸汝。"及上至,顧見宮中庭宇不灑掃,而樂器久屏,塵埃積其間,左右使命,無有妓女。上為之動色,顧力士曰:"太子居處如此,將軍盍使我聞之乎?"上在禁中,不名力士,呼為"將軍"。力士奏曰: "臣嘗欲上言,太子不許,云:無以動上念。"上即詔力士下京兆尹,亟選人間女子細長潔白者五人,將以賜太子。力士趨出庭下,復還奏曰:"臣他日嘗宣旨京兆閱致女子,人間囂囂然,而朝廷好言事者得以為口實。臣以為掖庭中故衣冠以事沒其家者,宜可備選。"上大悅,使力士詔掖庭,令按籍閱視。得三人,乃以賜太子,而章敬皇后在選中。頃者,后侍寢,厭不寤,吟呼若有痛,氣不屬者。肅宗呼之不解,竊自訐曰:"上始賜我,卒無狀不寤。上安知非吾護視不謹耶?"遽秉燭視之。良久方寤。肅宗問之,后手掩其左脅曰:"妾向夢有神人長丈余,介金操劍,謂妾白:’帝命吾與汝作子?!宰竺{以劍決而入腹,痛殆不可忍,及今未之已也。"肅宗驗之于燭下,有若纟延而赤者存焉。遽以狀聞,遂生代宗。吳操嘗言于先臣,與力士說符。 代宗之誕三日,上幸東宮,賜之金盆,命以浴。吳皇后年幼體弱,皇孫體未舒,負媼惶惑,乃以宮中諸子同日生、而體貌豐碩者以進。上視之不樂曰:"此非吾兒。"負媼叩頭具服。上睨謂曰:"非爾所知,取吾兒來。"于是以太子之子進見。上大喜,置諸掌內(nèi),向日視之,笑曰:"此兒福祿一過其父。"及上起還宮,盡留內(nèi)樂,謂力士曰:"此一殿有三天子,樂乎哉!可與太子飲酒。"吳溱嘗言于先臣,與力士說亦同。

    肅宗為太子時,嘗侍膳,尚食置熟俎。有羊臂,上顧使太子割。肅宗既割,余污漫在刃,以餅潔之。上熟視不懌,肅宗徐舉餅啖之,上甚悅,謂太子曰: "福當如是愛惜。"

    興慶宮,上潛龍之地,圣歷初五王宅也。上性友愛,及即位,立樓于宮之西南垣,署曰:"花萼相輝。"朝退,亟與諸王游,或置酒為樂。時天下無事,號太平者垂五十年。及羯胡犯闕,乘傳遽以告,上欲遷,幸之,登樓置酒,四顧凄愴,乃命進玉環(huán)。玉環(huán)者,睿宗所御琵琶也。異時,上張樂宮殿中,每嘗置之別榻,以黃帕覆之,不以雜他樂器,而未嘗持用。至,俾樂工賀懷智取調(diào)之,又命禪定寺僧假師取彈之。時美人善歌從者三人,使其中一人歌《水調(diào)》。畢奏,上將去,復留眷眷。因使視樓下有工歌而善《水調(diào)》者乎。一少年心悟上意,自言頗工歌,亦善《水調(diào)》。使之登樓且歌,歌曰:"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上聞之潸然出涕,顧侍者曰:"誰為此詞?"或?qū)υ唬?宰相李嶠。"上曰:"李嶠真才子也。"不待曲終而去。

    玄宗西幸,車駕自延英門出,楊國忠請由左藏庫而去,上從之。望見十余人持火炬以俟,上駐蹕曰:"何用此為?"國忠對曰:"請焚庫積,無為盜守。"上斂容曰:"盜至,若不得此,當厚斂于民。不如與之,無重困吾赤子也。"命撤火炬而后行。聞者皆感激流涕,迭相謂曰:"吾君愛人如此,福未艾也。雖太王去豳,何以過此乎?" 上始入斜谷,天尚早,煙霧甚晦。知頓使給事中韋倜于野中得新熟酒一壺,跪獻于馬首者數(shù)四,上不為之舉。倜懼,乃注以他器,引滿于前。上曰:"卿以我為疑耶始吾御宇之初,嘗飲,大醉損一人,吾悼之,因以為戒,迨今四十余年,未嘗甘酒味。"指力士及近侍者曰:"此皆知之,非紿卿也。"從臣聞之,無不感悅。上孜孜儆戒也如是。富有天下,僅五十載,豈不由斯道乎?

    天寶中,興慶池小龍嘗出游宮垣南溝水中,蜿蜒奇狀,靡不瞻睹。及鑾輿西幸,龍一夕乘云雨,自池中望西南而去。上至嘉陵江,將乘舟,有龍翼舟而進。上泫然流涕,顧謂左右曰:"此吾池中龍也。"命以酒沃酹之,于是龍振甲而去。

    玄宗于諸昆季友愛彌篤,呼寧王為大哥,每與諸王同食,因食之次。寧王錯喉噴上髭,王驚慚不遑,上顧其悚悚,欲安之。黃幡綽曰:"不是錯喉。"上曰: "何也?"對曰:"是噴帝。"上大悅。

    安祿山之叛也,玄宗忽遽播遷于蜀,百官與諸司多不知之。有陷在賊中者,為祿山所脅從,而黃幡綽同在其數(shù),幡綽亦得出入左右。及收復,賊黨就擒,幡綽被拘至行在。上素憐其敏捷,釋之。有于上前曰:"黃幡綽在賊中,與大逆圓夢,皆順其情,而忘陛下積年之恩寵。祿山夢見衣袖長,忽至階下,幡綽曰: ’當垂衣而治之?!撋綁粢姷钪悬肿拥?,幡綽曰:’革故從新。’推之多此類也。"幡綽曰:"臣實不知陛下大駕蒙塵赴蜀。既陷在賊中,寧不茍悅其心,以脫一時之命今日得再見天顏,以與大逆圓夢必知其不可也。"上曰:"何以知之?"對曰:"逆賊夢衣袖長,是出手不得也;又夢子倒者,是胡不得也。以此臣故先知之。"上大笑而止。
    作者:
    李德裕
  • 李雨堂,號西湖居士,清代人,編著《狄青演義》,敘述英雄傳奇人物楊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將外擊西夏、內(nèi)除奸臣、忠君報國的故事;以狄青為主人翁,加上忠奸勢力的水火交鋒,情節(jié)復雜曲折,故事豐富有趣。
    作者:
    西湖居士
  • 《穆天子傳》:又名《周穆王游行記》,是西晉咸寧五年(公元279年)在今汲縣西戰(zhàn)國墓中發(fā)現(xiàn)的竹書之一,是一部記錄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書中詳細記載了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率師南征北戰(zhàn)的盛況?!赌绿熳觽鳌烦踅?jīng)荀勖校分五篇,東晉郭璞注此書時,又把《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加入,成為六卷,這是古本。今本乃宋人修編,相較古本有所殘缺。周穆王西游在《春秋左氏傳》、《竹書紀年》、《史記》中均有記載。雖然《穆天子傳》在文字上可能有些夸張,有些神話傳說的內(nèi)容雜入,但基本事實是應該肯定的。它對中國地理學的發(fā)展有較大影響,在地理學史上有一席之地,不能抹殺。

    《穆天子傳》中記載,周穆王(約公元前九世紀)十三年至十七年進行了一次西征昆侖山的大旅游,行程九萬里,見到西王母。近代劉師培著《穆天子傳補釋》認為“西王母”系譯音,即今波斯;丁謙著《穆天子傳地理考證》,說“西王母”是今巴比侖的尼尼微城;顧實著《穆天子傳今地考》,則認為穆王經(jīng)波斯到了里海黑海之間的曠原。

    周穆王姬滿西游,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旅行探險活動。姬滿是我國最早的旅行家,《穆天子傳》則是我國最早的游記。六卷《穆天子傳》,前4卷記述姬滿的西方遠游,自洛陽渡黃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門,抵包頭,過賀蘭山,穿鄂爾圖期沙漠,經(jīng)涼州至天山東麓的巴里坤湖,又走天山南路,到新疆和田河、葉爾羌河一帶。又北行1000余公里,到“飛鳥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曠原”,即中亞地區(qū)?;貒鴷r走天山北路。這是我國東西陸路交通史上的大事,是我國旅游的開拓者。5、6兩卷,則敘述姬滿兩次向東的旅游經(jīng)歷。穆天子西游時,與沿途各民族進行頻繁的物資交流,如:珠澤人“獻白玉石……食馬三百,牛羊二千”。穆天子賜“黃金環(huán)三五,朱帶貝飾三十,工布之四”等。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到當時物資交換的規(guī)模、方式、品種。

    《穆天子傳》中有大量的神話傳說。傳說雖不盡可信,但此書為豐富人們的西北地理知識,拓展人們的視野空間,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地形的描述和沙漠中的游人用牲畜血解渴的記載,也都有它的地理價值。
    作者:
    郭璞 注
  • 大唐新語,唐劉肅撰。新唐書藝文志稱劉肅為“元和中江都主簿”。而本書今本有元和丁亥公元八○七年)作者自序,結銜題“登仕郎前守江州潯陽縣主簿 ”。全唐文卷六九五一云“肅元和中歷江都縣、潯陽縣主簿”,大約是兼此二者而言。他無可考。本書記載唐代歷史人物的言行故事,起自唐初,下迄大曆(公元七六六七七九年),多取材于唐代國史舊聞。模仿世說新語的體例,分“匡贊”、“規(guī)諫”、“極諫”、“剛正”等三十個門類,十三卷,主要收有關政治和道德教化內(nèi)容的史料。書后有“總論”一篇,表明作者的意圖:要用前事作為鑒戒。本書始著錄于新唐書藝文志雜史類。宋史藝文志列入別史類,作“唐新語。”明人刻本改題“大唐世說新語”或“唐世說新語”。四庫全書據(jù)新唐書藝文志恢復原名,并列入小說家類。
    作者:
    劉肅
  • 五虎平南(又名《五虎平南后傳》)

    版本:
    同文堂刋本。四十二回。

    作者:
    不題撰人內(nèi)容:
    為《五虎平西》的續(xù)書,敘述狄青等五虎將南征平叛的故事。
    作者:
    不題撰人
  • 《萬花樓》(全稱《萬花樓楊包狄演義》,又名《大宋楊家將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傳》)版本長慶堂刻本。十四卷六十八回。作者題“西湖居士手編”,“鶴邑李雨堂識”,作者應為李雨堂。

    《萬花樓》的內(nèi)容為楊家將故事的續(xù)書丶《五虎平西》故事的前傳。本書以狄青為主,演繹了英雄傳奇人物狄青、包拯、楊宗保等忠臣良將抗擊外侮、斥佞除奸、忠君報國的故事。此書將歷史演義與公案小說巧妙結合成一體。包公斷貍貓換太子案,更影響后世小說戲曲作品。楊、包、狄與奸相龐洪的斗爭都寫得有聲有色,扣人心弦,楊宗保的老成持重,狄青的血氣方剛,包拯的足智多謀,都會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
    李雨堂
  • 五虎征西(又名《五虎平西前傳》丶《五虎平西珍珠旗演義狄青全傳》)版本:同文堂刋本。十四卷一百十二回。

    作者:不題撰人。

    內(nèi)容:本書是《楊家將演義》的分支。與《萬花樓演義》同脈絡,但情節(jié)內(nèi)容自成首尾,敘述宋仁宗命狄青等五虎將征西的故事。不少戲曲劇目取材于此。
    作者:
    不題撰人
  • 《海上花列傳》共六十四回,又名《青樓寶鑒》、《海上青樓奇緣》、《海上花》,原題“云間花也憐儂著”,實為清末韓邦慶所作。

    韓邦慶(1856—1894),字子云,號太仙,江蘇松江(今屬上海市)人。其父韓宗文曾任刑部主事,素負文譽。韓邦慶幼年隨父居住京師,后南歸考取秀才,但屢次考舉人不第。曾任幕僚,終因性格不合而至上海為《申報》館撰述文稿。1892年,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份小說期刊《海上奇書》,由《申報》館代售,而他的小說《海上花列傳》就在《海上奇書》上連載。當時,“小說風氣未盡開,購問者鮮,又以出版屢屢愆期,尤不為問者所喜,故銷路平平”(顛公《懶窩隨筆》)??锵仁前朐乱黄?,后改月刊,每期刊《海上花列傳》兩回,每回配精美插圖兩幅;堅持了八個月,共出十五期,終于???。此后,小說仍繼續(xù)創(chuàng)作,在刊物停辦后的十個月左右完成全書。小說出版不久,韓邦慶病逝,年僅三十九歲。另著有《太仙漫稿》十二篇,采用《聊齋志異》的藝術手法,但不落前人窠臼,聲明“征實者十一,構虛者十之九”《太仙漫稿·例言》),說“鬼”而不信鬼,見出時代風氣的轉(zhuǎn)移。

    據(jù)清末民初的資料記載,韓邦慶為人淡于功名,瀟灑絕俗。雖然家境寒素而從不視錢如命;彈琴賦詩,自恰自得;尤其擅長圍棋,與好友揪抨對坐,氣宇閑雅,一派名士風度。唯少年時即染上鴉片癮,又耽迷女色,出入滬上青樓,將所得筆資盡情揮霍,雖然因此而入不敷出,捉襟見肘,卻為他的小說撰述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上海開埠以后,華界和租界為牟利而不禁聲色,致使妓院或變相的妓院林立,民風頹靡。早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姚燮就以一百零八首《沁園春》詞描寫上海妓院,名為《苦海航樂府》,在暴露妓院黑暗的同時,警醒世人。這種宗旨和形式,便成為上?!蔼M邪小說”的特點,而真正寫出近代上海“狹邪小說”特色的,當首推《海上花列傳》。

    魯迅先生曾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述此書,并推為“清之狹邪小說”的壓卷之作。他曾精辟地概括了全書的內(nèi)容,說:“《海上花列傳U大略以趙樸齋為全書線索,言趙年十七,以訪母舅洪善卿至上海,遂游青樓。少不更事,沉溺至大困頓,遂被洪送令還。而趙又潛還,愈益淪落,至‘拉洋車’?!薄白髡唠m目光始終不離于趙,顧事跡則僅此,惟因趙又牽連租界商人及浪游子弟,雜述其沈灑征逐之狀,并及煙花,自‘長三’至‘花煙間’具有。”“(二十八回以后)進敘洪善卿于無意中見趙拉車,即寄書于姊,述其狀。洪氏無計,惟其女日二寶者頗能,乃與母赴上海來訪。得之,而又皆留連不這返。洪善卿力勸令歸,不聽,乃絕去。三人資斧漸盡,馴至不能歸,二寶遂為倡,名甚噪。已而遇史三公子,云是巨富,極愛二寶,迎之至別墅消夏,謂將取以為妻,特須返南京略一屏當,始來近,遂別。二寶由是謝絕他客,且貸金盛制衣飾,備作嫁資,而史三公子竟不至。使樸齋往南京詢得消息,則云公子新訂婚,方赴揚州親迎去矣。二寶聞信昏絕,救之始蘇,而負債至三四千金,非重理舊業(yè)不能償,于是復攬客,見噩夢而書止?!毙≌f之主要情節(jié)線索,已大備于此。據(jù)作者的跋語稱,六十四回以后的“腹稿”已成,但終未成文。

    據(jù)清末民初人稱,小說中的人物多有原型,而將真實姓名隱去,如齊韻叟為沈仲該,史天然為李木齋,李實夫為盛樸人,李鶴汀為盛杏蘇,黎鴻篆為胡雪巖,小柳兒為楊猴子,等等;唯不為趙樸齋諱。據(jù)說趙樸齋系作者朋友,發(fā)達時曾借錢給作者,久而厭棄,故作者寫小說以譏之。盡管作者在《例言》中開宗明義即聲明“所載人名事實俱系憑空捏造,并無所指。如有強作解人,妄言某人隱某人,某事隱某事,此則不善讀書,不足與談者矣”,而上述傳聞仍不勝而走。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魯迅先生曾駁其虛妄,但如傳聞不虛,則此書又開后來的“黑幕小說”風氣之先矣! 小說雖為妓女列傳,但其宗旨卻是“為勸戒而作,其形容盡致處,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閱者深味其言,更近觀風月場中,自當厭棄嫉惡之不暇矣”《例言》。盡管如此,小說中的妓女并不是面目猙獰的夜叉,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作者既不美化妓女,像在此之前的“狹邪小說”如《青樓夢》那樣把妓院寫成“唯妓女能識落魄才子,唯才子能識風塵佳人”的理想國,借此抒發(fā)懷才不遇的牢騷,也不像后此的“狹邪小說”那樣以揭露妓家之丑惡為目的,“所寫的妓女都是壞人,狎客也近于無賴”(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而是以平靜自然的筆調(diào),平和沖淡的風格,客觀地表現(xiàn)人生,不夸張,不粉飾,只是如實敘來。這一藝術風格可見出《紅樓夢》的影響。例如,沈小紅的潑辣蠻橫,水性楊花;趙二寶的貪圖繁華舒適而又年輕幼稚;李漱芳對陶玉甫的真心相愛;雛妓李流芳的天真無暇和一片憨態(tài);黃翠鳳的剛烈、干練和狡詐;周雙玉的驕盈和果敢;陸秀寶的放蕩;姚文君的英武:均各具特征,呼之欲出。其他如嫖客、老鴇、相幫、娘姨、大姐各色人等之性格,均各各有別。在小說《例言》中作者寫道:“合傳之體有三難:一日無雷同。一書百十人,其性情、言語、面目、行為,此與彼稍有相仿,即是雷同。一日無矛盾。一人而前后數(shù)見,前與后稍有不符,即是矛盾。一日無掛漏。寫一人而無結局,掛漏也;敘一事而無收場,亦掛漏也?!比龡l中有兩條涉及人物的塑造,可見作者是自覺地、有意識地視塑造人物為小說成敗的關鍵,因此,小說人物塑造上的成功與作者在理論上對小說特征的正確把握是分不開的。

    在展示人物性格的同時,作者也客觀地描繪了清末上海灘的世態(tài)人生的一個側面:一批用錢買了花翎頂戴的老爺、少爺和腰纏萬貫的紈西子弟,躺在妓女的懷抱里,一邊抽鴉片,一面等官做。他們揮金如土,在“千金買笑”的同時又常?!扒Ы鹳I惱”甚至“千金買罪”受。而那些老鴇、妓女卻放出手腕,玩之于股掌之上,“斬客”毫不手軟,動輒數(shù)千上萬;而那些封建舊文化培養(yǎng)出來的文人墨客、風流雅士,置國事于不問,整天吃花酒,作艷詩,盡管作者對他們的“高雅”和“風流”多有溢美,而令讀者感受到的仍是一股庸俗、腐朽、沒落之氣。從此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晚清皇朝“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命運正從這些上流社會的老爺們身上體現(xiàn)出來,而作者在客觀描寫社會真實的同時,也不知不覺地預示了社會發(fā)展的趨勢。

    據(jù)《海上繁華夢》的作者孫玉聲在《退醒廬筆記》中記載:“余則謂此書通體皆操吳語,恐問者不甚了了;且吳語中有音無字之字甚多,下筆時殊費研考,不如改易通俗白話為佳。乃韓言:‘曹雪芹撰《石頭記》皆操京語,我書安見不可以操吳語?’”此語頗可見韓邦慶藝術上大膽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他之前,小說《何典》已用吳語方言,但它是用吳語方言作典故;而《海上花列傳》則是人物的對話全部用吳語。這一嘗試,增加了小說的生活氣息和真實感,使人物的對話以及對話時活生生的表情、神態(tài),躍然紙上;在懂得吳語的讀者讀來,真是如聞其聲,如歷其境,如見其人,閉目一想,冥然心會,其效果又是其他書面語所難以達到的。然而,由于方言的局限性,“唯吳中人讀之,頗合情景,他省人不盡解也”(《譚瀛室筆記》),因此,此后雖有《海上繁華夢》、《九尾龜》等一批吳語方言小說的崛起,從而打破了官話和北京方言一統(tǒng)小說舞臺的局面,終因后繼乏人而堰旗息鼓。

    小說的結構也頗具特色。作者自稱,全書筆法“從《儒林外史》脫化出來,惟穿插藏問之法,則為從來說部所未有”(《例言》)。所謂“穿插藏問”之法,就是將小說的幾段情節(jié)在時間上同時發(fā)展,而在敘述時分拆開來。這段情節(jié)尚未敘完,那段情節(jié)又已開始,“劈空而來,使讀者茫然不解其如何緣故,急欲觀后文,而后文又舍而敘他事矣;及他事敘畢,再敘明其緣故,而其緣故仍未盡明,直至全體盡露,乃知前文所敘,并無半個閑字”《例言》)。作者通過用“穿插藏閃”之法處理情節(jié)布局,達到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懸念迭起的效果,從而解決了報刊“連載小說”如何吸引住讀者的一個難題,給后來作者以有益的啟迪。

    《海上花列傳》六十四回全本系石印本,題名“花也憐儂海上花列傳”。作序的時間是“光緒甲午(1894)孟春”。全書出版后,各種縮印復制本以《繪圖青樓寶鑒》、《繪圖海上青樓奇緣》、《繪圖海上花列傳》等名目問世。據(jù)《晚清戲曲小說目》稱,清末至少有六種縮印復制版本。至于以后的排印本,則錯誤較多。此次標點,即以全書初印本為底本,原書明顯錯別字則徑改,不出校記。

    標點者限于水平,錯誤不當之處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覺園 愚谷
                            1994年2月
    作者:
    韓邦慶
  • 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又名《大宋演義中興英烈傳》、《武穆王演義》、《大宋中興岳王傳》、《武穆精忠傳》、《宋精忠傳》、《岳武穆王精忠傳》、《岳鄂武穆王精忠傳》、《精忠傳》)

    版本:
    明代小說。七十五回。

    作者:
    題熊大木撰。

    內(nèi)容:
    寫岳飛出身,立志精忠報國,馳騁沙場,身先士卒,驍勇無比,卒被秦檜陷害,死后顯靈,秦檜冥司遭報、以告慰岳飛忠魂的故事,反映了中國人善良的愿望。此書結構完整,編年記事詳實,對后世有關岳飛題材的小說戲曲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
    作者:
    熊大木
  • 《醒世姻緣傳》又名《惡姻緣》,是一部共一百回、長達百萬字的白話小說?!缎咽酪鼍墏鳌肥敲髂┣宄跬ㄋ资狼樾≌f,它以描寫一個家庭為中心,展現(xiàn)了廣闊的社會生活,比較尖銳和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小說皆以平民家庭生活為其主要內(nèi)容,寫一個冤仇相報的兩世姻緣故事。其中對懼內(nèi)現(xiàn)象的描寫尤為精彩,從中筆者歸納出男人懼內(nèi)、女人潑悍的社會、經(jīng)濟、生理、心理因素。懼內(nèi)現(xiàn)象昭示著男權文化的式微及婦道教化的失敗,也體現(xiàn)了婦女對低下社會地位的不滿,對一夫多妻制的反抗。而作者對“悍婦”的丑化、獸化,對其悍惡行為的極度夸張,正泄露了男權社會的恐懼與無奈。全書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文筆汪洋恣肆,語言流利通暢,人物描寫幽默詼諧、個性分明,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在我國小說發(fā)展史上實屬少見。

    《醒世姻緣傳》繼承了《金瓶梅》的寫實精神,直接反映現(xiàn)實人生,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和社會史料價值。與《金瓶梅》借用《水滸傳》原有的框架結構、時代故事不同,《醒世姻緣傳》雖也托為明代正統(tǒng)至成化年間的史事,但并不以前代作品作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起點,表現(xiàn)出個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趨勢。據(jù)此有論者認為《醒世姻緣傳》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開始,這可以說《醒世姻緣傳》表達出文人駕馭章回小說的能力的提高,這在整個小說史上無疑是一種進步。

    這部書署名“西周生輯著”,這“西周生”到底是誰呢?這部書究竟成于何時呢?有關這方面的爭論。自本世紀30年代就開始了。1933年上海亞東圖書館把所收到的《醒世姻緣傳》版本加以排比與校對,出版了新的排印本。徐志摩應邀為這部書作序,胡適應約準備考證出這部書的作者及寫作年代。他前后花了六七年時間,費了不少心血,終于寫出了《(醒世姻緣傳)考證》一文,在當時引起了轟動。胡適自己也認為這個難題的解答非同小可。

    由此看來要解決《醒世姻緣傳》之謎,如同解決《金瓶梅》之謎一樣,絕不是一件易事,也不是馬上就能辦到的。
    作者:
    西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