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衛(wèi)生易簡方》 骨蒸

    作者: 胡熒

    治骨蒸勞及五痔腸風(fēng)下蟲血 用鰻鱺魚、酒、醋、五味煮食。亦治心痛。

    治骨蒸勞不得眠,心煩 用酸棗仁一兩,水一盞半,研絞汁,下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黃汁一合,更煮服之。

    治骨蒸 用生地黃一升,搗取汁,分服;若利減之,以身涼為度。

    治骨節(jié)熱,積漸黃瘦 用大黃半兩細(xì)銼,以童便五合浸一宿,煎三四沸,去渣,食上分兩服,如人行四五里再服。

    治骨蒸 用桃仁一百二十個去皮、雙仁研,為丸。平旦井花水頓服盡,仍飲酒醉,又須吃水多為上,隔日又一服。百日不可食肉。

    治骨蒸,飲食不作肌肉,發(fā)熱自汗,若日夜間熱易治,日夜俱熱難愈 用羚羊角為末,每服二錢匕,溫水調(diào)下。

    又方 用石膏為末,每服方寸匕,溫水調(diào)服,以身涼為度。

    又方 用生地黃汁三合,酒一合,同溫,空心分二服。

    治五蒸,旦涼至晚煩躁,飲食無味,細(xì)喘少氣,兩足逆冷,手心常熱,變疳則蝕人五臟,大

    又方 用芒硝二兩,苦參末二兩,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米湯下,以身輕涼為度。

    又方 治五心煩熱,用胡黃連為末,米飲調(diào)下。

    治骨蒸虛熱,諸勞煩躁 用地骨皮、防風(fēng)各一錢,甘草半錢。水一盞,姜三片,竹葉七片,煎七分服。一方加人參、雞蘇。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