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少腹疽生臍下邊,證由七情火郁纏,高腫紅疼牽背痛,漫硬陷腐水膿難。
【注】此證由七情火郁而生。每發(fā)于氣海、丹田、關元三穴。氣海在臍下一寸五分,丹田在臍下二寸,關元在臍下三寸,皆屬任脈經(jīng)。此三穴或一穴發(fā)腫,即為少腹疽。高腫紅活,疼痛牽背,易潰稠膿者易治;若漫腫堅硬,綿潰腐爛,膿稀如水者難治。凡遇此證初起,急用艾灸腫頂,七壯至三七壯,以痛癢通徹為度,宜服仙方活命飲。氣實之人,大渴便秘者,宜服內(nèi)疏黃連湯通利之;老弱之人,宜服內(nèi)補十宣散,令其速潰,若潰遲恐透內(nèi)膜。外治法同癰疽腫瘍、潰瘍門。
少腹疽圖(圖缺)
仙方活命飲 內(nèi)疏黃連湯(俱見腫瘍門)
內(nèi)補十宣散(見胸博 癰)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習。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少腹疽生臍下邊,證由七情火郁纏,高腫紅疼牽背痛,漫硬陷腐水膿難。
【注】此證由七情火郁而生。每發(fā)于氣海、丹田、關元三穴。氣海在臍下一寸五分,丹田在臍下二寸,關元在臍下三寸,皆屬任脈經(jīng)。此三穴或一穴發(fā)腫,即為少腹疽。高腫紅活,疼痛牽背,易潰稠膿者易治;若漫腫堅硬,綿潰腐爛,膿稀如水者難治。凡遇此證初起,急用艾灸腫頂,七壯至三七壯,以痛癢通徹為度,宜服仙方活命飲。氣實之人,大渴便秘者,宜服內(nèi)疏黃連湯通利之;老弱之人,宜服內(nèi)補十宣散,令其速潰,若潰遲恐透內(nèi)膜。外治法同癰疽腫瘍、潰瘍門。
少腹疽圖(圖缺)
仙方活命飲 內(nèi)疏黃連湯(俱見腫瘍門)
內(nèi)補十宣散(見胸博 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