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易讀》 白薇四十四

    作者: 汪讱庵

    酒洗用。惡黃 、大黃、大戟、干姜、大棗、干漆、山茱萸。

    苦,咸而寒,無毒。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治驚邪狂惑,療寒熱酸痛。利水瀉熱,清金除煩。退熱淋而通鼻塞,解溫瘧而止遺溺。泯自汗灼熱、多睡之風(fēng)溫,療身熱肢滿、昏迷之暴風(fēng)。

    生平原川谷,今處處有之。二八月采,莖葉頗類柳葉。六七月開紅花,八月結(jié)實(shí)。根黃白色婦人遺溺,同芍藥末酒服。(驗(yàn)方第一。)

    血淋熱淋。同上。(第二。)

    婦人血厥如風(fēng),平居無苦疾,忽如死人,目閉口噤,移時(shí)方省,亦名郁冒。白薇、當(dāng)歸各一兩,人參五錢,甘草二錢,每五錢水煎服。(第三。)

    金瘡出血,為末帖之。(第四。)

    鼻不知香臭,同貝母、冬花、百部末,每米湯下一錢。(第五。)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