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xué)》 南瓜(《滇南本草》)

    【基原】葫蘆科植物南瓜的果實。

    【異名】飯瓜、倭瓜。

    【性味歸經(jīng)】甘,溫。入脾、胃經(jīng)。

    【功效】溫中平喘,殺蟲解毒。

    【應(yīng)用】

    1.哮喘冬季嚴(yán)重者:南瓜五個去籽,入鍋內(nèi)煮成粥,布包絞汁,再入鍋煮至一半,加鮮姜汁60g,麥芽1500g,慢火熬膏每晚服150g,重者早晚服2次。(《中醫(yī)效方精選》)

    2.肺癰:牛肉250g,南瓜500g,煮熟食(不加油鹽),連服數(shù)次后,服六味地黃湯5~6劑,忌肥膩。(《嶺南草藥志》)

    3.蛔蟲?。好咳嗣看纬陨瞎献?50g以上,兒童按此量酌減,連服2天。(《江西醫(yī)藥》1961年)

    【使用注意】

    凡患?xì)鉁褡柚?,忌服?/p>

    【按語】

    老熟南瓜,果實含淀粉、鈣、鐵、胡蘿卜素。嫩南瓜維生素C及葡萄糖較豐富。南瓜品種較多,各地名稱有異,功用相似。南瓜子除驅(qū)蟲外,尚有殺滅血吸蟲幼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本草綱目》:“甘,溫,無毒。補中益氣?!?/p>

    2.《滇南本草》:“橫行經(jīng)絡(luò),利小便。”

    3.《隨息居飲食譜》:“凡時病疳癥,疸痢脹滿,腳氣痞悶,產(chǎn)后痧痘,皆忌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
  •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張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壽
  • 作者:
    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