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飲食營養(yǎng)學》 韭菜(《滇南本草》)

    【基原】為百合科植物韭菜的葉。

    【異名】壯陽草。

    【性味歸經(jīng)】辛,溫。入肝、胃、腎經(jīng)。

    【功效】溫陽下氣,宣痹止痛,散血,降脂。

    【應用】

    1.韭菜白400g,胡桃肉(去皮)100g,用脂麻油炒熟,日食之,服一日。(《方脈正宗》)

    2.反胃:韭菜汁60g,牛乳一盞。上用生姜汁15g,和勻,溫服。(《丹溪心法》)

    3.吐血、嘔血、衄血、淋血、尿血及一切血證:韭菜搗汁,生地黃浸韭菜汁內(nèi),烈日下曬干,以生地黃黑爛,菜汁干為度;入石臼內(nèi),搗數(shù)千下,如爛膏無渣者,為丸,彈子大。每早晚各服二丸,白蘿卜湯化下。(《方脈正宗》)

    4.胸痹急痛:生韭菜搗汁服之。(《食療本草》)

    【使用注意】

    陰虛內(nèi)熱及瘡瘍、目疾患者均忌食。

    【現(xiàn)代研究】

    研究證明,韭菜對高血脂及冠心病人有好處,其中除纖維素發(fā)揮作用外,揮發(fā)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更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另外據(jù)報道,韭菜對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對痢疾、傷寒、大腸變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按語】

    本品對于食道癌梗阻、滴水不入之癥,可用鮮韭菜汁開道,能使痰液減少,漸能進食,可取一時之效。

    【參考文獻】

    1.《本經(jīng)逢原》:“韭,昔人言治噎膈,惟死血在胃者宜之。若胃虛而噎,勿用,恐致嘔吐也?!?/p>

    2.《日華子本草》:“止泄精尿血,暖腰膝,除心腹痼冷、胸中痹冷、痰癖氣及腹痛等?!?/p>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nèi)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刀割等法,都切實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醫(yī)家。浙江山陰縣人。其祖祁坤為太醫(yī)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學淵源,亦精于外科醫(yī)理,奉敕與吳謙同修《醫(yī)宗金鑒》,其中之《外科心法》多為其家之經(jīng)驗,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為藍本修訂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陳實功(若虛,毓仁)著。四卷。所敘疾病百余種,每病列病理、癥狀、診斷、治法、成敗病案,最后選列方劑。既重視內(nèi)治,也強調(diào)外治,既主張早期手術,又反對濫施針刀。對截肢術、下頷正復術、死骨剔除術、鼻瘜肉摘除術、痔漏手術等有所發(fā)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機(石出、省之)著。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門、附方 165 個。主張治外科必須根據(jù)人體內(nèi)部的情況,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