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原料】
天門冬15~20克,凈米60克,冰糖適量。
【制法】
天門冬煎取濃汁,去渣,入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冰糖適量,煮至冰糖溶化即可。
【服法】
早晚各食一次。
【功效】
滋陰潤肺,生津止咳。
【應(yīng)用】
腎陰不足,陰虛內(nèi)熱,津少口干;肺陰虛有熱,干咳少痰或無痰,痰中帶血,以及午后低熱、夜間盜汗的肺結(jié)核患者。
【注意事項】
3~5天為一療程,隔3日再服。虛寒腹痛、外感風寒咳嗽者不宜食用。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二卷。辨外惑、內(nèi)傷的區(qū)別。凡精神刺激、飲食不調(diào)等引起的疾病為內(nèi) 傷病,其治療著重于調(diào)理脾胃、說明與六淫外感病的證治有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原料】
天門冬15~20克,凈米60克,冰糖適量。
【制法】
天門冬煎取濃汁,去渣,入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冰糖適量,煮至冰糖溶化即可。
【服法】
早晚各食一次。
【功效】
滋陰潤肺,生津止咳。
【應(yīng)用】
腎陰不足,陰虛內(nèi)熱,津少口干;肺陰虛有熱,干咳少痰或無痰,痰中帶血,以及午后低熱、夜間盜汗的肺結(jié)核患者。
【注意事項】
3~5天為一療程,隔3日再服。虛寒腹痛、外感風寒咳嗽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