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
〔垣〕羌活散治風(fēng)寒濕犯腦痛,項(xiàng)筋急,牙齒動搖,內(nèi)齦袒脫疼痛。
麻黃(去根節(jié)) 白芷(各三錢) 羌活根(一錢半) 防風(fēng)根(三錢) 本 歸身(各三分) 細(xì)辛根 柴胡根 升麻 蒼術(shù)(各五分) 羊脛骨灰(二錢半) 草豆蔻 桂枝(各一錢)
上細(xì)末,先用溫水漱口凈,搽之,其痛立止。
黃連散治冬天寒時分,風(fēng)寒濕腦痛,項(xiàng)筋急,牙齒動搖疼痛。
麻黃根 草豆蔻皮 龍膽草(酒洗。各二錢) 生地(二錢) 羌活根(二錢半) 防風(fēng)根(二分) 本(三分)羊脛骨灰 歸身 熟地(各六分) 細(xì)辛根(少許) 升麻根 黃連(各一錢)
上極細(xì)末,根據(jù)前搽之。
〔《千》〕治牙齒根欲動脫。生地細(xì)銼,綿裹著齒上咂之,日三四,并咽汁,效。
〔錢〕甘露飲子 治牙腫齒搖。(方見小兒痘腫咽痛。)
〔垣〕牢牙散治牙根肉綻有根,牙疳腫痛,動搖欲落,牙齒不長,牙黃口臭,宜用之妙。夏月亦可。
升麻(四兩) 羌活(一兩) 羊脛骨灰(二兩) 龍膽草(一兩半,酒洗)
上為極細(xì)末,以紗羅子羅細(xì),羊脛骨灰末和勻,臨臥擦牙,妙。
〔羅〕牢牙散擦牙。
茯苓 石膏 龍骨(各一兩) 寒水石 白芷(各半兩) 細(xì)辛(三錢) 石燕(大者一,小者二)
上為細(xì)末,早晚刷牙。
〔垣〕麝香散治熱多寒少,牙露根肉,斷脫血出,齒動欲落,大痛妨食。忤寒少,忤熱多。
麻黃 歸身 熟地 生地 人參 酒防己(各三分) 升麻(一錢) 草豆蔻 黃連(各錢半) 益智仁(二分半) 麝香(少許) 羊脛骨灰(二錢)
上細(xì)末,根據(jù)前法搽之。
〔垣〕還少丹 常服牢牙齒。(方見治虛實(shí)法。)
〔《本》〕治牙齒動搖,髭髯黃赤,一服,妙。
生姜(半斤) 生地(一斤。各洗凈,研取自然汁,渣留用)
上用不蛀皂角十莖,刮去黑皮并筋,將前藥汁蘸皂角慢火炙令黃,以藥汁盡為度,并前藥同入瓷罐,用火留性為末。牙齒動搖,用藥揩齒齦上。髭黃,用銀器盛藥末三錢,湯調(diào),將藥汁蘸須,臨睡時用,次早已黑,三夜三次用之,其黑如漆,妙甚妙甚。此方常用,屢驗(yàn)。
〔《竹》〕蒺藜散治打動牙齒。
蒺藜根燒灰,貼動牙即牢。
〔《千》〕治牙齦宣露。每旦以鹽水擦牙,后用熱湯含漱百遍,不過五日,齒即牢密。
治齒齦宣露。蚯蚓糞水和為泥,燒令極赤,研如粉,臘月豬脂和敷上,日三敷,瘥。
〔《本》〕取蛀牙本分法。
硼砂(成塊者) 朱砂(各一錢) 砂(二錢) 川烏(七個) 砒(二錢,色黃白有光星者,以上各為末)蟾酥(七個) 附子尖(十四個。各為末)
上和勻,五月五日合者佳,點(diǎn)藥于牙根上。良久,用手指揩下,次用后敷藥。
防風(fēng) 荊芥(各五文) 乳香(十五文)
上為末,揩牙落處,并用些子塞牙落孔子內(nèi)。
此二方余見一道人貨藥取牙,一日常貨三兩貫,余濃賂始傳得,妙。
〔世〕落牙方
用馬肉十兩,信、巴豆各等分,銼馬肉片,以信、巴末拌勻,用石器盛,候出蟲,焙干研末,于牙疼處出些血,點(diǎn)上隨落,妙。
〔《本》〕取牙落不犯手。
草烏 蓽茇(各兩半) 川椒 細(xì)辛(各三兩)
上細(xì)末,每少許揩患處自落。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bǔ)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yùn)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
〔垣〕羌活散治風(fēng)寒濕犯腦痛,項(xiàng)筋急,牙齒動搖,內(nèi)齦袒脫疼痛。
麻黃(去根節(jié)) 白芷(各三錢) 羌活根(一錢半) 防風(fēng)根(三錢) 本 歸身(各三分) 細(xì)辛根 柴胡根 升麻 蒼術(shù)(各五分) 羊脛骨灰(二錢半) 草豆蔻 桂枝(各一錢)
上細(xì)末,先用溫水漱口凈,搽之,其痛立止。
黃連散治冬天寒時分,風(fēng)寒濕腦痛,項(xiàng)筋急,牙齒動搖疼痛。
麻黃根 草豆蔻皮 龍膽草(酒洗。各二錢) 生地(二錢) 羌活根(二錢半) 防風(fēng)根(二分) 本(三分)羊脛骨灰 歸身 熟地(各六分) 細(xì)辛根(少許) 升麻根 黃連(各一錢)
上極細(xì)末,根據(jù)前搽之。
□
〔《千》〕治牙齒根欲動脫。生地細(xì)銼,綿裹著齒上咂之,日三四,并咽汁,效。
□
〔錢〕甘露飲子 治牙腫齒搖。(方見小兒痘腫咽痛。)
□
〔垣〕牢牙散治牙根肉綻有根,牙疳腫痛,動搖欲落,牙齒不長,牙黃口臭,宜用之妙。夏月亦可。
升麻(四兩) 羌活(一兩) 羊脛骨灰(二兩) 龍膽草(一兩半,酒洗)
上為極細(xì)末,以紗羅子羅細(xì),羊脛骨灰末和勻,臨臥擦牙,妙。
□
〔羅〕牢牙散擦牙。
茯苓 石膏 龍骨(各一兩) 寒水石 白芷(各半兩) 細(xì)辛(三錢) 石燕(大者一,小者二)
上為細(xì)末,早晚刷牙。
□
〔垣〕麝香散治熱多寒少,牙露根肉,斷脫血出,齒動欲落,大痛妨食。忤寒少,忤熱多。
麻黃 歸身 熟地 生地 人參 酒防己(各三分) 升麻(一錢) 草豆蔻 黃連(各錢半) 益智仁(二分半) 麝香(少許) 羊脛骨灰(二錢)
上細(xì)末,根據(jù)前法搽之。
□
〔垣〕還少丹 常服牢牙齒。(方見治虛實(shí)法。)
□
〔《本》〕治牙齒動搖,髭髯黃赤,一服,妙。
生姜(半斤) 生地(一斤。各洗凈,研取自然汁,渣留用)
上用不蛀皂角十莖,刮去黑皮并筋,將前藥汁蘸皂角慢火炙令黃,以藥汁盡為度,并前藥同入瓷罐,用火留性為末。牙齒動搖,用藥揩齒齦上。髭黃,用銀器盛藥末三錢,湯調(diào),將藥汁蘸須,臨睡時用,次早已黑,三夜三次用之,其黑如漆,妙甚妙甚。此方常用,屢驗(yàn)。
□
〔《竹》〕蒺藜散治打動牙齒。
蒺藜根燒灰,貼動牙即牢。
□
〔《千》〕治牙齦宣露。每旦以鹽水擦牙,后用熱湯含漱百遍,不過五日,齒即牢密。
治齒齦宣露。蚯蚓糞水和為泥,燒令極赤,研如粉,臘月豬脂和敷上,日三敷,瘥。
□
〔《本》〕取蛀牙本分法。
硼砂(成塊者) 朱砂(各一錢) 砂(二錢) 川烏(七個) 砒(二錢,色黃白有光星者,以上各為末)蟾酥(七個) 附子尖(十四個。各為末)
上和勻,五月五日合者佳,點(diǎn)藥于牙根上。良久,用手指揩下,次用后敷藥。
防風(fēng) 荊芥(各五文) 乳香(十五文)
上為末,揩牙落處,并用些子塞牙落孔子內(nèi)。
此二方余見一道人貨藥取牙,一日常貨三兩貫,余濃賂始傳得,妙。
□
〔世〕落牙方
用馬肉十兩,信、巴豆各等分,銼馬肉片,以信、巴末拌勻,用石器盛,候出蟲,焙干研末,于牙疼處出些血,點(diǎn)上隨落,妙。
□
〔《本》〕取牙落不犯手。
草烏 蓽茇(各兩半) 川椒 細(xì)辛(各三兩)
上細(xì)末,每少許揩患處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