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幼科釋謎》 痰涎

    作者: 沈金鰲

    大人痰飲.小兒涎痰.痰由涎結(jié).涎乃脾泔.脾運胃液.肢體皆咸.脾氣不足.風熱相兼.壅遏中脘.口沫淹淹.乃生壯熱.驚搐漸添.脾熱乘心.涎亦中含.心忡心悸.胸膈常 .涎流口角.痰自喉探.或喘或嗽.皆痰之嫌.雞聲鋸聲.皆痰之占.凡屬驚癇.痰必深潛.凡屬痞積.痰又牢堅.瘧必有痰.寒熱難堪.眩亦多痰.痰火上炎.凡諸痰病.涎亦均沾.然痰與涎.津液所涵.實為元氣.相附如緘.不圖其本.痰涎是 .元虛而脫.難免 .錢氏遺法.白術(shù)散拈.涎痰之治.此其大凡.勿求小效.心存二三.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張杲
  •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作者:
  • 作者:
    程杏軒
  •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是總論病證,是治療法則,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作者:
  • 作者:
    趙濂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