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zé)岵W(xué)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fēng)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病家不可諱?。t(yī)家不可護(hù)短.須察問其原委.乃不昧于治法.
問嘗貴后賤.雖不受邪.病從內(nèi)生.名曰脫營.嘗富后貧.名曰失精.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后苦.皆傷精氣.
此是問病之原由也.問法不止于此.當(dāng)推類以求.
凡診者.必知終始.有知余緒.切脈問名.當(dāng)合男女.
此一節(jié)是總言察問之法.必知終始.謂起病及其終病形如何.可全察矣.有知余緒.有即又字余緒.謂其兼見之微證.必兼察之.乃知何者為重?。握邽檩p?。蚝现危蚍种危傻醚砸玻偾忻}問名.以定其病之主名.使無差爽.男女各有不同.又當(dāng)合計各有病情病狀之實乃無誤矣.此段問法甚詳.在人細(xì)究.附錄陳修園問證歌括曰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均當(dāng)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加服藥參機(jī)變.婦人尤必問經(jīng)期.遲速閉崩皆可驗.更添短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