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家庭醫(yī)學百科·預防保健篇》 充足睡眠、不熬夜

    睡眠是一種全面休息。睡眠時體內的各種生理活動處于放松狀態(tài),能量消耗減少,對活動時在體內積累的代謝產物,如乳酸、二氧化碳等廢物得以分解、排出體外,同時得到充分能量來修補和恢復人體在活動或患病時所造成的損失,起到減少體內代謝產物(毒素)的刺激,恢復和重新調整新陳代謝,積蓄能量,消除疲勞,調整機體各個器官的生理功能。

    所以,每天應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盡量少熬夜,少加班加點。

    睡眠姿勢以右側臥為好,“臥如弓”。睡眠時間,按年齡大小因人而異:通常20歲以上成年人為8小時左右;60~70歲最好睡8小時;70~90歲應睡9小時;90歲以上必須睡12小時。

    失眠使人感到疲勞和焦慮,深怕影響健康。其實最影響健康的不是不能入睡,而是焦慮。焦慮阻礙了安靜休息,使入睡更為困難。據(jù)生理學家研究,不能入睡時,只要放松全身肌肉,閉目靜臥在床上,所消耗的能量和產生毒素與熟睡時相差無幾。所以失眠時不必焦慮,重要的是尋找失眠的原因。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有焦慮、抑郁、疼痛和疾病以及過度疲勞、睡眠環(huán)境不良(如嘈雜、光線明亮、悶熱、寒冷、被褥和枕頭不合適等)都能影響睡眠。為了預防失眠,除了消除或減輕引起失眠的原因外,臨睡前不要喝濃茶、咖啡、不飲烈性酒、不吸煙、不看驚險小說和電視,以免過度興奮而影響入睡。有時還可以根據(jù)各人習慣和反應,睡前熱水坐浴和泡足,或飲杯熱牛奶等都有利入睡。必要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藥幫助入睡。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