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匱翼》 肝厥頭痛

    作者: 尤怡

    肝厥頭痛者,肝火厥逆,上攻頭腦也。其痛必在巔頂,以肝之脈與督脈會于巔故也。雖太陽之脈,亦上額交巔,然太陽頭痛,必惡風寒,而厥陰頭痛,必多眩暈,或厥逆抽掣也。

    龍薈龍(方見厥聾。) 加甘菊、羚羊角,氣實便堅者用之;虛者宜生地、羚羊角、甘菊、麥冬之類滋之清之,使肝柔則厥自已。

    抑青丸

    黃連一味,吳茱萸湯浸一宿,為末粥丸。

    瀉青丸

    當歸(去蘆,焙) 龍膽草 川芎 梔子 川大黃(煨) 羌活 防風(去蘆,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雞豆大,每服一丸,竹葉湯同砂糖溫水化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 作者:
  • (公元 341? )晉、葛洪(稚川)著。八卷。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在倉促發(fā)病時可以應(yīng)用。經(jīng)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又加附方。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