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雅內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術經(jīng)驗,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便、廉。
查古籍
《串雅內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術經(jīng)驗,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便、廉。
(公元 1241 年)宋.施發(fā)(政卿)著。三卷。先總論脈法,次辨明 24 種脈的形象和主病,最后敘述傷寒雜病 等 21 類病證的生死脈法,及婦人病脈、胎脈和小兒病的脈法等。
艾滋病是一種傳染病。傳染病的發(fā)生和流行要具備三個環(huán)節(jié),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一般將容易感染某種傳染病的人稱為易感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也就是以對艾滋病有高度危險的人群是哪些呢?
首先是男性同性戀者或妓女嫖客。妓女嫖客間性關系混亂復雜,一旦接觸到艾滋病病人或帶病毒者就可能受到感染,并在不斷與他人性接觸中又感染別人,接觸的對象愈多,感染的機會就愈多。男性同性戀是一種性變態(tài)癥,西方國家男性同性戀者較多。據(jù)報道,美國73%艾滋病病人是同性戀的男性,我國天津等地也報道有男性同性戀者。男性同性戀的一方以肛門直腸代替陰道,而前者的粘膜比陰道粘膜容易破損,致使艾滋病病毒在兩人的精液或血液中相互感染。精液中有免疫抑制物質,進入直腸更加重了免疫抑制狀態(tài)(女性陰道粘膜免疫力較強,能抵抗精液的免疫作用)。
第二,吸毒者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毒品、??┮颉Ⅷf片、罌粟、可卡因、大麻等都有免疫抑制作用,使吸毒者免疫力明顯降低。況且吸毒者往往用注射方式將毒品輸入體內,注射器既多人共用又不消毒,增加了傳播艾滋病病毒的機會。有報道美國的藥癮者中,87%受艾滋病毒感染,我國云南、廣東等邊境地區(qū)及沿海地區(qū)吸毒問題甚為嚴重,值得重視。
第三,經(jīng)常需要輸血或血制品的病人。如果這些材料中污染了艾滋病病毒,就可能受到感染。由于我國已有多起因輸注進口或不潔血制品而遭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報道,所以我國現(xiàn)已對此嚴格把關。
第四,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嬰兒。病毒可經(jīng)母親子宮胎盤傳遞給胎兒,或出生時新生兒從母親產(chǎn)道得到感染。有報道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婦傳播給下一代的危險度是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