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女科寶鑒》 二、肝郁氣滯

    「主證」 產(chǎn)后乳汁量少,質(zhì)調(diào),甚或乳汁全無,乳房脹痛,飽滿,伴見一組肝氣郁滯⑼之癥。

    「病機」 肝氣郁膈,乳絡不通。

    「治法」 疏肝解郁,養(yǎng)血通絡。

    「方藥」下乳天漿散(《外科正宗》)加味。

    川芎 當歸 白芍 熟地 茯苓 天花粉 甘草 王不留行 麥門冬 漏蘆 穿山甲 通草 豬前蹄 柴胡 青皮

    先用豬啼熬湯,以湯煎藥。

    本方為下乳天漿散加柴胡、青皮。

    方中柴胡、青皮疏肝解郁;川芎、當歸、白芍養(yǎng)血行血;熟地滋陰補血;豬前蹄補血生乳;天花粉、麥冬滋養(yǎng)陰液;通草、漏 蘆、穿山甲、王不留行通絡下乳;茯苓、甘草健脾和中。

    若見身熱者,酌加蒲公英、黃芩;若見乳房脹硬熱痛,觸之在塊者,酌加絲瓜絡、路路通、瓜蔞、夏枯草;若腫痛日甚,勢欲成膿者,按“乳癰”辯證施治。

    本證服藥時,不可過劑,可先服兩劑,以觀察療效。服藥之后,或用熱木梳梳理乳房。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