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 。
查古籍
《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 。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容尚散見于《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介紹性味、產地、效用等 。
學術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邪氣入里.與正氣相搏.則腹痛.故太陽無腹痛.少陽有脅痛而無腹痛.陽明里癥有腹痛.三陰俱有腹痛.當分部位.中脘痛屬脾.脈沉遲者內寒.理中湯.陽脈澀.陰脈弦.小建中湯.
邵評∶三陽惟陽明.有腹痛.三陰俱有腹痛.須分部位.當察其所痛之因.分別施治.
少腹痛屬厥陰界分.四肢逆冷.小便清白.是冷結膀胱.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溫之.如不厥冷.小便自利者.是血蓄膀胱.宜桃仁承氣湯.小便不利者.
是水蓄膀胱.五苓散.大小便俱不利者.是水熱蓄積.八正散.
邵評∶少腹痛有血蓄、水蓄、水與熱俱蓄三因分別.治法甚精.惟桃仁承氣之大黃.宜用醋炒.
若大實.小腹?jié)M痛.或繞臍攻痛.不大便.脈實者.承氣湯.
邵評∶胃腑熱實.燥屎作痛.故用下法.
發(fā)熱口渴.脈弦洪而腹痛者.屬脾熱.芍藥黃芩湯.腹痛欲吐利.煩躁飽悶者.防痧毒.當刺委中、少商等穴.(合參準繩金鑒)
邵評∶痧穢內滯.氣閉作痛.治宜芳香開泄.
按腹痛有虛實.按之痛甚屬實.按之痛減屬虛.有寒熱.自下逆攻而上者.火也.自上奔迫于下者.寒也.又傷寒腹痛.以涼水試之.其痛稍可者.熱也.轉甚者.寒也.
邵評∶辨明虛實寒熱痛勢之不同.甚精.
又評∶試辨寒熱之法亦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