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昆明堵喇

    拼音注音Kūn Mínɡ Dǔ Lā別名

    草烏、黃草烏(《云南中草藥選》),大草烏(《云南中草藥》)。

    出處

    《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昆明烏頭塊根。秋、冬采挖,去殘莖、須根,置沸水中煮4小時(shí),或用石灰水浸7天,清水漂3天,取出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灌木叢中。分布云南、貴州、四川。

    原形態(tài)

    草本。塊根2枚,長2.5~7厘米。莖繞纏,長達(dá)3~4米,疏被反曲的微柔毛或幾無毛。葉互生,葉片五角狀腎形或三角狀卵圓形,長5~10厘米,寬7~10厘米,3全裂或達(dá)近基部,中央裂片寬菱形,先端急尖,2裂,2回裂片具疏小裂片和牙齒,上面疏生短伏毛?;ㄐ驁A錐形,具3~6花;花序軸和花梗密生反曲的淡黃色微柔毛;花梗長2~4厘米;小苞片狹條形;花長2.8~3.4厘米;萼片5,紫藍(lán)色,外面密生微柔毛,上萼片高盔狀;花瓣2;心皮5。蓇葖果內(nèi)縫線開裂,內(nèi)具種子多數(shù)。

    炮制

    取烏頭用甘草、黑豆的煎汁及生姜汁浸泡至透心,撈出,蒸12小時(shí)后,取出,曬干。

    性味

    苦辛麻,溫,劇毒。

    注意

    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散寒,除濕止痛。

    復(fù)方

    治跌打,風(fēng)濕,手足厥冷:草烏二至三錢,水煎至不麻嘴后服;或泡酒一斤,日服五毫升及外擦患處。(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蘞子拼音注音Bái Liǎn Zǐ出處《藥性論》來源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果實(shí)。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白蘞“條。功能主治《藥性論》:“治溫瘧,主寒熱結(jié)壅熱腫?!坝梅ㄓ昧績?nèi)服:煎湯,2~3錢。外用:研末敷。復(fù)方止血消腫:白蘞成熟果實(shí)......
  • 拼音注音Bái Kòu來源藥材基源:為姜科植物滑葉山姜的果實(shí)。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IpiniatonkinensisGagnep.采收和儲(chǔ)藏:果實(shí)將熟時(shí)采收,烘干或陰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路邊和草叢等潮濕之地。資源分布:分布于廣......
  • 《中國藥典》:白薇拼音注音Bái Wēi別名白馬尾英文名RADIX CYNANCHI ATRATI來源本品為蘿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莖......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薯莨拼音注音Bái Shǔ Lànɡ別名山仆薯、板薯、那亞、榜花薯、葉板茨、榜薯、野葛薯、山薯來源薯蕷科薯蕷屬植物白薯莨Dioscorea hispida Dennst.,以塊莖入藥。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性味甘,......
  • 《中藥大辭典》:白藤拼音注音Bái Ténɡ別名大發(fā)汗、白花藤、大毛豆、斷腸葉(《云南中草藥選》)。出處《云南中草藥選》來源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葉。全年可采,切碎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木叢中或河邊陰濕地。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態(tài)攀援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