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獨(dú)葉一枝槍、矛盾草、蛇咬子
為瓶爾小草科植物瓶爾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 L.的小草。夏、秋季采收,曬干或鮮用。
生于林下、泥沼劃地。分布于長(zhǎng)江下游、西南以及湖北、陜西、臺(tái)灣。
多年生小型草本,高達(dá)20cm。根莖短,肉質(zhì),直立,圓柱形,簇生黃色肉質(zhì)的根。葉異型,常單生;總?cè)~柄由根莖頂端抽出,長(zhǎng)5~15cm,下部深埋土內(nèi);不育葉從總?cè)~柄基部以銳尖或鈍圓,基部長(zhǎng)楔形,全緣,無(wú)柄,微肉質(zhì),肉狀葉脈明顯。孢子囊重自總柄頂端生出,柄長(zhǎng)6~17cm,穗長(zhǎng)2.5~4cm,狹條形,寬2~3mm,頂端有小突尖,孢子惠成熟時(shí)橫裂為2瓣;孢子近平滑。
含一枝箭三糖甙(3-O-methyl-quercetin-7-O-diglucoside-4’-O-glucoside)。
性涼,味微甘、酸。
清熱解毒,止咳。用于毒蛇咬傷、疔瘡腫毒、感冒發(fā)熱、肺炎、胃痛。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獨(dú)葉一枝槍、矛盾草、蛇咬子
英文名Herba Ophioglossi來(lái)源為瓶爾小草科植物瓶爾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 L.的小草。夏、秋季采收,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泥沼劃地。分布于長(zhǎng)江下游、西南以及湖北、陜西、臺(tái)灣。
原形態(tài)多年生小型草本,高達(dá)20cm。根莖短,肉質(zhì),直立,圓柱形,簇生黃色肉質(zhì)的根。葉異型,常單生;總?cè)~柄由根莖頂端抽出,長(zhǎng)5~15cm,下部深埋土內(nèi);不育葉從總?cè)~柄基部以銳尖或鈍圓,基部長(zhǎng)楔形,全緣,無(wú)柄,微肉質(zhì),肉狀葉脈明顯。孢子囊重自總柄頂端生出,柄長(zhǎng)6~17cm,穗長(zhǎng)2.5~4cm,狹條形,寬2~3mm,頂端有小突尖,孢子惠成熟時(shí)橫裂為2瓣;孢子近平滑。
化學(xué)成分含一枝箭三糖甙(3-O-methyl-quercetin-7-O-diglucoside-4’-O-glucoside)。
性味性涼,味微甘、酸。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用于毒蛇咬傷、疔瘡腫毒、感冒發(fā)熱、肺炎、胃痛。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