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毛氈草
菊科絲毛毛氈草Blumea sericans (Kurz) Hook. f.,以全草入藥。
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
服藥期間及服藥后禁食魚鮮、豬肥肉3個月;愈后禁食蝦皮1年。
清熱利尿。主治急、慢性腎炎。外治腫毒。
全草1兩,水煎服,服后吃白糖一匙。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擬毛氈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lumea sericans (Kurz) Hook.f .[B. hieracifolia (D.Don) DC.var. holsericea Benth.; B. bar- bata DC.var. sericans Kurz]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晾干或鮮用。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路旁、荒地、田邊、山谷及丘陵地帶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等地。
擬毛氈草 粗壯草本,高60-100cm。莖上部分枝,具條棱,被白色密絹毛狀絨毛,上部毛更密,節(jié)間長3-5cm。葉主要基生,幾成蓮座狀,基部葉倒卵狀匙形或倒披針形,長6-12cm,寬2.5-3.5cm,基部長漸狹,下處而成具長翅的柄,先端圓鈍,邊緣有密細齒,上面被白色絨毛,后漸脫落,下面被絹狀絨毛;中脈在兩面凸起,側(cè)脈5-6對,明顯;莖葉疏生,向上漸小,匙形、匙狀長圓形,長6-12cm,寬1.5-3cm,無柄或有翅柄,先端圓形,邊緣有疏細齒,兩面被密絹毛狀絨毛。頭狀花序多數(shù),常2-7個球狀簇生,排成穗狀狹圓錐花序;總苞圓柱狀或鐘形;總苞片約4層,線形或線狀長圓形,綠色或上部禾稈黃色,外層背面被白色密絨毛,中、內(nèi)層背面被絨毛;花托中央有泡狀小突起;花黃色;雌花多數(shù),花冠檐部3-4齒裂;兩性花花冠管狀,檐部5淺裂,被疏毛和乳頭狀腺點。瘦果圓柱形,具棱10條,被疏毛;冠毛白色,糙毛狀。花期4-8月。
性狀鑒別 莖不分枝上部有分枝,具條棱,被白色必絹毛狀絨毛,基部有時脫毛。葉基生,幾成蓮座狀,基部葉倒卵狀匙形或倒披針形,長6-12cm,寬2.5-3.5cm,基部長漸狹,下延成具長翅的柄,頂端圓鈍,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必細齒,兩面被密絹毛狀絨毛或綿毛,中脈凸起,側(cè)脈5-6對,明顯??偘鷪A柱狀或鐘形;總苞片線形工線狀長圓形,綠色或上部禾稈黃色,頂端短尖,背面被白色絨毛;花托稍凸,無毛,有泡狀小突起。花黃色。氣微,味微苦。
微苦;淡;性平
清熱利尿。主慢性腎炎;腫毒瘡瘍
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毛氈草
來源菊科絲毛毛氈草Blumea sericans (Kurz) Hook. f.,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
注意服藥期間及服藥后禁食魚鮮、豬肥肉3個月;愈后禁食蝦皮1年。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主治急、慢性腎炎。外治腫毒。
用法用量全草1兩,水煎服,服后吃白糖一匙。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絲毛毛氈草拼音注音Sī Máo Mɑo Zhān Cǎo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擬毛氈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lumea sericans (Kurz) Hook.f .[B. hieracifolia (D.Don) DC.var. holsericea Benth.; B. bar- bata DC.var. sericans Kurz]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晾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路旁、荒地、田邊、山谷及丘陵地帶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擬毛氈草 粗壯草本,高60-100cm。莖上部分枝,具條棱,被白色密絹毛狀絨毛,上部毛更密,節(jié)間長3-5cm。葉主要基生,幾成蓮座狀,基部葉倒卵狀匙形或倒披針形,長6-12cm,寬2.5-3.5cm,基部長漸狹,下處而成具長翅的柄,先端圓鈍,邊緣有密細齒,上面被白色絨毛,后漸脫落,下面被絹狀絨毛;中脈在兩面凸起,側(cè)脈5-6對,明顯;莖葉疏生,向上漸小,匙形、匙狀長圓形,長6-12cm,寬1.5-3cm,無柄或有翅柄,先端圓形,邊緣有疏細齒,兩面被密絹毛狀絨毛。頭狀花序多數(shù),常2-7個球狀簇生,排成穗狀狹圓錐花序;總苞圓柱狀或鐘形;總苞片約4層,線形或線狀長圓形,綠色或上部禾稈黃色,外層背面被白色密絨毛,中、內(nèi)層背面被絨毛;花托中央有泡狀小突起;花黃色;雌花多數(shù),花冠檐部3-4齒裂;兩性花花冠管狀,檐部5淺裂,被疏毛和乳頭狀腺點。瘦果圓柱形,具棱10條,被疏毛;冠毛白色,糙毛狀。花期4-8月。
性狀性狀鑒別 莖不分枝上部有分枝,具條棱,被白色必絹毛狀絨毛,基部有時脫毛。葉基生,幾成蓮座狀,基部葉倒卵狀匙形或倒披針形,長6-12cm,寬2.5-3.5cm,基部長漸狹,下延成具長翅的柄,頂端圓鈍,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必細齒,兩面被密絹毛狀絨毛或綿毛,中脈凸起,側(cè)脈5-6對,明顯??偘鷪A柱狀或鐘形;總苞片線形工線狀長圓形,綠色或上部禾稈黃色,頂端短尖,背面被白色絨毛;花托稍凸,無毛,有泡狀小突起。花黃色。氣微,味微苦。
性味微苦;淡;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主慢性腎炎;腫毒瘡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