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功勞

    拼音注音Xiǎo Gōnɡ Láo別名

    牙齒硬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美果九節(jié)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sychotria calocarpa Kurz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凈,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常綠闊葉林內(nèi)。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美果九節(jié) 灌木,高約1.5m。葉對生,膜質(zhì)至薄紙質(zhì);葉柄長1-2.5cm;托葉寬卵形,2裂,具2條線形尖頭,早落;葉片橢圓形。長10-14cm,寬2.5-5.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無毛。聚傘花序為2次3歧分枝,生于枝頂腋間;苞片披針形,早落;花色或白色;萼裂片線形,有緣毛;花冠管短,喉部具毛。果狀,幼時陀螺狀,長約1cm,直徑5-6mm,熟時紅色,干時顯出條縱棱。果期8-9月。

    性味

    苦;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止痛。主細菌性痢疾;腸炎;感冒;咳嗽;腎炎;膀胱炎;風濕性腰腿痛;跌打損傷;骨折;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ēnɡ Rǔ出處《開寶本草》來源為檉柳科植物檉柳、檜檉柳或多枝檉柳的樹脂。功能主治合質(zhì)汗藥,治金瘡。摘錄《中藥大辭典》......
  • 《中藥大辭典》:檉柳拼音注音Chēnɡ Liǔ別名檉(《詩經(jīng)》),河柳(《毛詩傳》),殷檉(《爾稚》鄭玄注),雨師(陸璣《詩疏》),赤楊(崔豹《古今注》),人柳(《三輔舊事》),赤檉(《日華子本草》),三春柳(《開寶本草》),春柳(《本草圖......
  • 拼音注音Chēnɡ Liǔ Huā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檉柳科植物檉柳、檜檉柳或多枝檉柳的花。功能主治治中風,又清熱毒,發(fā)麻疹。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摘錄《中藥大辭典》......
  • 《中藥大辭典》:椿葉拼音注音Chūn Yè別名椿木葉(《唐本草》),春尖葉(《重慶草藥》)。出處《綱目》來源為楝科植物香椿的葉。化學成分葉含胡蘿卜素及維生素B、C。性味苦,平。①《唐本草》:“味苦,有毒?!阿凇夺t(yī)林纂要》:“甘苦辛,平?!白?.....
  • 拼音注音Chūn Shù Huā別名椿花、椿芽樹花、春尖花。來源藥材基源:為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的花。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oona sinensis(A.Juss.)Roem.[Cedr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