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痄腮樹

    拼音注音Zhà Sāi Shù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龍眼科植物痄腮樹的根皮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liciopsis terminalis (Kurz) Slum.[Helicia terminalis Kurz;Heliciopsis lobata(Merr.)Sleum.var.microcarpa C.Y.Wu;H.henryiauct.non(Diels)W.T.Wang

    采收和儲藏:根皮、葉,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1400m的山谷或山坡熱帶濕潤常綠闊葉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南及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喬木,高5-10m。幼枝、葉被銹色絨毛,后漸無毛。葉兩型,薄革質;全緣時時柄長1-2.5cm;葉片倒披針形或長圓形,長15-35cm,寬4-10cm,先端漸尖至短漸尖,稀微凹,基部楔形或漸狹;側脈和網(wǎng)脈兩面均明顯;分裂葉葉柄長4-5cm;輪廓近橢圓形,長25-55cm,寬15-50cm,通常3-5裂,有時具3-7對羽狀深裂?;▎涡?,輻射對稱,花序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葉腋部,稀頂生于短側枝;雄花序長10-24cm,被疏毛;雄花苞片線形或鉆狀形,小苞片線形;花被管長11-14mm,白色或淡黃色;花藥長約2.5mm;腺體4;不育子房不膨大,花柱頂部棒狀。雌花序長15-22cm,被疏毛;雌花梗長8-10mm,花被管長約12mm;不育花藥長約1.5mm,具腺體4;子房卵狀,花柱頂部稍扁平,柱頭面偏于一側。核果橢圓形,長3-4.5cm,先端鈍尖,基部鈍,外果皮黃褐色,中果皮肉質,干后無殘留纖維,內(nèi)果皮外面具網(wǎng)紋及小洼。花期3-6月,果期8-11月。

    性味

    淡;澀;涼;小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腮腺炎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用干葉研粉,醋調(diào)涂。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ēnɡ Gāo Zhú別名油竹、白眉竹、花眉竹英文名Punting Pole Bambusa出處始載于《廣西藥用植物名錄》。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葉、葉芽或莖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mbusa pervariab......
  • 《中藥大辭典》:春不見拼音注音Chūn Bú Jiàn別名一朵云(《陜西中草藥》)出處《陜西中草藥》來源為陰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帶根全草。春、冬采挖,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林下陰濕處。分布河南、山西、陜西、甘肅、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 《中藥大辭典》:春尖油拼音注音Chūn Jiān Yóu出處《重慶草藥》來源為楝科植物香椿樹干流出的液汁。10~11月采收。功能主治治齁病。用法用量內(nèi)服:同人乳蒸化,2~3錢。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春尖油拼音注音Chūn Jiān......
  • 拼音注音Chūn Shā Huā別名砂仁花(《中國醫(yī)學大辭典》)出處《飲片新參》來源為姜科植物陽春砂的花朵及花序梗。性狀干燥的花朵及花序梗,全體呈淡紫色,花朵細軟而??;花序梗長20~30厘米,有節(jié);切段者長2厘米。稍有香氣。性味《中國醫(yī)學大......
  • 拼音注音Chūn Huā Mù出處《陸川本草》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車輪梅的枝葉或根。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間戒溪邊灌木叢中。分布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貴州、云南、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等地。原形態(tài)車輪梅,又名:春花、石斑木、雷公樹、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