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膽礬9克 白僵蠶18克(炒,去絲,嘴,揀直者佳)
上為細(xì)末,加麝香0.3克。
主喉風(fēng)急閉。
每用少許吹咽喉中。
白礬(生)1錢,粉霜1錢,朱砂(別研)1錢,天南星(火炮)1錢,蜈蚣2條(炙),白僵蠶7枚(炒去絲嘴),麝香1字(別研),鷂鴟頭1枚(燒灰)。
上為細(xì)末,同豬心血為丸,如綠豆大。
暗風(fēng)五癇,涎潮仆地,不省人事。
每服5丸,加至7丸,麥門冬、遠(yuǎn)志煎湯送下,不拘時候。
應(yīng)病丹
硫黃4兩,水銀1兩,雄黃1兩,消石4兩,古字錢150文(燒令通赤,于瓶中淬之,垢凈即止)。
上細(xì)研,令水銀星盡,用一固濟了瓷瓶子,入錢一重,藥一重,遍布令盡,以瓦塞瓶口,以鹽泥固之,候干,以文火逼去陰氣,常用炭半斤,燒一伏時,后常更用炭3斤,燒半日,放冷取之,其藥如碧玉色,研為末,以熱夾絹裹,于土炕中培一伏時,出火毒,以粟米飯和丸,如麻子大。
一切疼痛。
但有疼痛,以溫酒下5丸。不過2服效。
陽起石(煅,酒煮亦得)1兩,太陰玄精石(煅)1兩,黑附子(炮,去皮臍)1兩,青黛半兩,寒水石(煅)半兩,天南星(姜制)半兩,白附子(生)半兩,半夏(湯泡7次)半兩。
上為細(xì)末,再研極細(xì)無聲為度,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小兒虛冷痰上。
每服20丸,薄荷湯送下;如大人霍亂吐瀉,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用井底泥水送下。
黃連1兩,杏仁霜1兩,秦皮1兩,蘇薄荷1兩,銅青3錢,明礬1錢5分,川椒5分,官粉1錢。
上為細(xì)末,用烏梅肉5錢,入井水少許浸爛,加白果肉3兩同搗如泥,和前藥末為丸,龍眼核大。
一切火眼并痘風(fēng),赤爛弦風(fēng),拳毛倒睫,淚澀難開。
每用1丸,入涼水5-6匙浸化,任點洗。
天花粉6錢,石膏6錢,南星(姜、礬、牙皂湯煮熟)4錢,膽南星4錢,青黛2錢,冰片6厘。
上為細(xì)末,白蜜調(diào)勻。
頓嗽無時,連聲不已,與食吐出而止。
每服3-4歲者1錢5分,周歲者1錢許。服后片時仰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膽礬9克 白僵蠶18克(炒,去絲,嘴,揀直者佳)
制法上為細(xì)末,加麝香0.3克。
功能主治主喉風(fēng)急閉。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吹咽喉中。
摘錄《重樓玉鑰》卷上《楊氏家藏方》卷二:碧玉丹處方白礬(生)1錢,粉霜1錢,朱砂(別研)1錢,天南星(火炮)1錢,蜈蚣2條(炙),白僵蠶7枚(炒去絲嘴),麝香1字(別研),鷂鴟頭1枚(燒灰)。
制法上為細(xì)末,同豬心血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暗風(fēng)五癇,涎潮仆地,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5丸,加至7丸,麥門冬、遠(yuǎn)志煎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圣惠》卷九十五:碧玉丹別名應(yīng)病丹
處方硫黃4兩,水銀1兩,雄黃1兩,消石4兩,古字錢150文(燒令通赤,于瓶中淬之,垢凈即止)。
制法上細(xì)研,令水銀星盡,用一固濟了瓷瓶子,入錢一重,藥一重,遍布令盡,以瓦塞瓶口,以鹽泥固之,候干,以文火逼去陰氣,常用炭半斤,燒一伏時,后常更用炭3斤,燒半日,放冷取之,其藥如碧玉色,研為末,以熱夾絹裹,于土炕中培一伏時,出火毒,以粟米飯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疼痛。
用法用量但有疼痛,以溫酒下5丸。不過2服效。
摘錄《圣惠》卷九十五《魏氏家藏方》卷十:碧玉丹處方陽起石(煅,酒煮亦得)1兩,太陰玄精石(煅)1兩,黑附子(炮,去皮臍)1兩,青黛半兩,寒水石(煅)半兩,天南星(姜制)半兩,白附子(生)半兩,半夏(湯泡7次)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再研極細(xì)無聲為度,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虛冷痰上。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薄荷湯送下;如大人霍亂吐瀉,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用井底泥水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十《瘍醫(yī)大全》卷十一:碧玉丹處方黃連1兩,杏仁霜1兩,秦皮1兩,蘇薄荷1兩,銅青3錢,明礬1錢5分,川椒5分,官粉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烏梅肉5錢,入井水少許浸爛,加白果肉3兩同搗如泥,和前藥末為丸,龍眼核大。
功能主治一切火眼并痘風(fēng),赤爛弦風(fēng),拳毛倒睫,淚澀難開。
用法用量每用1丸,入涼水5-6匙浸化,任點洗。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一《觀聚方要補》卷十引《醫(yī)意商》:碧玉丹處方天花粉6錢,石膏6錢,南星(姜、礬、牙皂湯煮熟)4錢,膽南星4錢,青黛2錢,冰片6厘。
制法上為細(xì)末,白蜜調(diào)勻。
功能主治頓嗽無時,連聲不已,與食吐出而止。
用法用量每服3-4歲者1錢5分,周歲者1錢許。服后片時仰臥。
摘錄《觀聚方要補》卷十引《醫(yī)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