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擦牙散

    《方癥會(huì)要》卷四:擦牙散處方

    旱蓮草7斤,嫩槐條3斤,食鹽40兩(腌15日,共入鍋炒枯,揀去枝梗再炒,鹽黑為度,收貯聽用),香附8兩,川大黃8兩(各炒黑共末,名香黃散),骨碎補(bǔ)(要鮮而肉色白者,刮去毛切片,炒至醬色為度,研細(xì)聽用)、細(xì)辛(研末聽用)。

    制法

    上各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牙痛。

    用法用量

    每制過炒鹽10兩,加香黃散2兩,骨碎補(bǔ)1兩,細(xì)辛末6錢,共和勻。每早擦牙齦至熱方驗(yàn),溫水漱去。

    摘錄《方癥會(huì)要》卷四《瘍醫(yī)大全》卷十六:擦牙散處方

    青果(煅存性)4兩,旱蓮草1斤(青鹽4兩,用淺水浸煮曬干)。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固齒。主

    用法用量

    擦牙。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六《瘍醫(yī)大全》卷十六:擦牙散處方

    干槐枝(端午向東南方取嫩枝,風(fēng)干)、鮮槐枝(嫩者)、白芷、皂角刺、猴姜(去皮,搗碎)、青鹽各等分。

    制法

    先將鹽入鍋內(nèi),水1盞化開,入藥焙黑色,磨細(xì)。

    功能主治

    固齒。主

    用法用量

    擦牙。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六《方癥會(huì)要》卷四:擦牙散處方

    青白鹽等分。

    功能主治

    牙痛。

    用法用量

    以川椒熬水,灑入鹽內(nèi)同炒,擦牙上。出涎痛止。

    摘錄《方癥會(huì)要》卷四《醫(yī)統(tǒng)》卷九十一:擦牙散處方

    白梅(燒存性)1錢,枯礬1錢,人中白(取夜壺中者佳)。

    功能主治

    痘毒牙疳腐爛。

    用法用量

    將人中白煅紅,退冷,同研1處極細(xì),先用韭根、茗濃煎湯,以雞毛洗牙去腐凈,見血方可敷藥,須遍摩爛者。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九十一《瘍醫(yī)大全》卷十六:擦牙散處方

    香附1斤(去毛,用青鹽4兩煮干,炒黃色),饅首4兩(煅),生石膏8兩,熟石膏8兩,三柰2兩,甘松2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固齒。主

    用法用量

    擦牙。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六《良方合壁》卷上:擦牙散處方

    細(xì)辛(頭末)1兩,青鹽1兩,熟石膏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加靈藥1錢和勻。

    功能主治

    牙痛。

    用法用量

    靈藥:牙消一兩、硼砂五錢、白礬三錢。上為細(xì)末,裝在銀罐內(nèi),放在火上燒線香一炷,俟香盡,加熊膽五分。

    摘錄《良方合壁》卷上《種痘新書》卷十二:擦牙散處方

    銅綠、雄黃、五倍子、枯礬、白褐(煅)、烏梅(煅)、細(xì)辛、胡黃連、莧菜根(燒灰)、石膏(煅)。

    制法

    共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痘后牙疳,1日爛1分者。

    用法用量

    清茶洗凈,然后敷之。

    摘錄《種痘新書》卷十二《墨寶齋集驗(yàn)方》卷上:擦牙散處方

    槐枝(指大者去葉)3斤(晴明天?。?/p>制法

    用水3大瓢,熬至1大碗,旱蓮草不拘多少搗汁1碗,熬至1碗。將青鹽碾細(xì)10兩,食鹽12兩,入前2汁內(nèi),拌抄至淡老米色,再用豬腳后蹄角子4個(gè),入川椒填滿,火煅存性,共為1處,再研細(xì),收貯瓷器內(nèi)。

    功能主治

    黑發(fā)固齒,補(bǔ)腎消風(fēng)。主

    用法用量

    清晨擦牙后不要言語,少時(shí)白滾湯漱下。

    摘錄《墨寶齋集驗(yàn)方》卷上《普濟(jì)方》卷六十六引《澹寮方》:擦牙散處方

    川烏(草烏亦可)。

    功能主治

    風(fēng)熱牙疼。

    用法用量

    用1只切作2邊,一邊生,一邊煨,為末,煅少鹽,同擦牙患,流出風(fēng)涎。

    摘錄《普濟(jì)方》卷六十六引《澹寮方》《古今醫(yī)鑒》卷九:擦牙散處方

    細(xì)辛、川芎、蓮須、香附、生地黃、當(dāng)歸(以上俱燒過存性)、青鹽(生用)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烏須固齒。主

    用法用量

    清晨擦牙,溫水漱咽,日日不可間斷。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九《仙拈集》卷二:擦牙散處方

    生石膏、生明礬各等分。

    制法

    研細(xì)末。

    功能主治

    去痛固齒。主

    用法用量

    用微熱蘸指擦。甚妙。洗齒必于晚間,漱齒必于飯后,無病常擦最妙。

    摘錄《仙拈集》卷二《經(jīng)驗(yàn)百病內(nèi)外》:擦牙散處方

    生大黃5錢,熟大黃5錢,生石膏5錢,熟石膏5錢,沒石子1對,青鹽1兩。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一切蟲牙、火牙。

    用法用量

    每早擦之。久久自有功效。

    摘錄《經(jīng)驗(yàn)百病內(nèi)外》《瘍醫(yī)大全》卷十六:擦牙散處方

    藿香3錢,北細(xì)辛3錢,沉香3錢,白芷3錢,青鹽3錢,廣木香3錢,破故紙3錢,石膏(煅)1斤。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固齒。主

    用法用量

    早、晚擦牙。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六《萬氏家抄方》卷三:擦牙散處方

    石膏1斤,何首烏4兩,青鹽(去土炒)2兩半,旱蓮草2兩半,食鹽(炒)2兩半,沒石子2兩,花椒1兩(炒去汗,去目)。

    制法

    上為末,和勻。

    功能主治

    牙痛。

    用法用量

    擦牙。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三《瘍醫(yī)大全》卷十六:擦牙散處方

    熟地(酒浸)1兩,破故紙1兩,青鹽1兩,地骨皮1兩,槐角1兩,軟石膏5錢,百藥煎5錢,側(cè)柏葉5錢,臘肉骨(煅)5錢,香附2錢,細(xì)辛2錢,沒食子1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固齒。主

    用法用量

    擦牙。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六《醫(yī)級》卷八:擦牙散處方

    大黃4兩,旱蓮草10兩,杜仲10兩,腌豬骨(煅)、青鹽4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齒衄牙宣,動(dòng)搖不固。

    用法用量

    每日清晨擦之。久則齒自固。

    摘錄《醫(yī)級》卷八《墨寶齋集驗(yàn)方》卷上:擦牙散處方

    骨碎補(bǔ)(凈)4兩,北細(xì)辛2兩,白蒺藜4兩(炒,碾去刺)。

    制法

    上為末,用雄鼠1個(gè),去腸、胃、皮,用箬包煅為末,青鹽4兩。

    功能主治

    堅(jiān)齒,永不生蟲發(fā)痛癢。主

    用法用量

    齒動(dòng)者,擦5次。

    摘錄《墨寶齋集驗(yàn)方》卷上《醫(yī)便》卷五:擦牙散處方

    細(xì)辛1兩6錢,石膏1兩6錢,故紙1兩6錢,熟地黃1兩6錢,地骨皮1兩6錢,龍骨2兩,防風(fēng)1兩,旱蓮草1兩,青鹽1兩,當(dāng)歸1兩,豬牙皂1兩,川椒6錢,白芷6錢,沒石子1對,香附子6錢。

    功能主治

    牙床腫痛,因食辛熱之物所致。

    摘錄《醫(yī)便》卷五《萬氏家抄方》卷三:擦牙散處方

    麝香3分(為研),青鹽5錢(另研),豬牙皂角(燒灰)7錢(另研),細(xì)辛5錢,白芷5錢,白茯苓5錢,五倍子5錢,川芎5錢,當(dāng)歸5錢,三柰3錢,蒺藜3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和勻篩過。

    功能主治

    牙痛,以及牙齒動(dòng)搖不堅(jiān)固。

    用法用量

    每日早、晚凈口擦牙,含1時(shí)吐之。如要凈口,必須鹽湯,久則見效。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三《瘍醫(yī)大全》卷十六:擦牙散處方

    上好食鹽(成塊者。煅)4兩,骨碎補(bǔ)4兩,生軟石膏4兩,新鮮槐花2兩。

    制法

    搗爛為團(tuán),曬干再磨末。

    功能主治

    固齒。主齒衄。

    用法用量

    擦牙。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六《瘍醫(yī)大全》卷十六:擦牙散處方

    臘肉骨(煅灰)、石膏(煅)、扁柏葉(焙)、香附、枯白礬、青鹽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固齒。主

    用法用量

    擦牙。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六《續(xù)回生集》卷上:擦牙散處方

    生石膏2兩,側(cè)柏葉5錢,熟石膏2兩,杜仲5錢,小茴5錢,青鹽2兩,蛇床子1兩(微炒),明礬1兩,花椒5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永不落牙。主

    用法用量

    每早擦牙,以涼水漱之。

    摘錄《續(xù)回生集》卷上《廣筆記》卷三:擦牙散處方

    石膏半斤(火煨熟),白蒺藜(去刺)4兩。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牙痛。

    用法用量

    每日擦牙漱口,牙痛時(shí)頻頻擦之。立愈。

    摘錄《廣筆記》卷三《醫(yī)方易簡》卷五:擦牙散處方

    川大黃(煅成灰)。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固齒。主

    用法用量

    早、晚擦之。

    摘錄《醫(yī)方易簡》卷五
更多中藥材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半夏散處方紫菀(去苗.凈洗)、五味子(撿凈)、半夏(湯泡七次)、甘草(炙),各五兩;肉桂(去粗皮)、細(xì)辛(去苗),各二兩半。炮制上件為細(xì)末。功能主治治小兒咳逆上氣,心胸痰壅,不欲乳食。用法用量三歲兒每服一錢,水一盞......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jì)南方):半夏曲處方白面3斤,苦杏仁6兩,鮮辣蓼草8兩,半夏(姜制)1斤,赤小豆6兩,鮮青蒿8兩,鮮蒼耳草8兩。功能主治咳嗽痰多,停食作嘔。用法用量以鮮草3味,煎水和成曲服。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jì)南方)《全國......
  • 《古今醫(yī)統(tǒng)》卷二十四:半夏曲芽湯處方半夏 陳皮 茯苓 枳殼 檳榔 神曲 麥芽 香附子 厚樸 蒼術(shù) 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化痰消積,下氣止嘔。主飲食積滯,痰涎壅盛,嘔吐不已。用法用量上藥加生姜5片,大棗1枚,煎服。摘錄《古今醫(yī)統(tǒng)》卷二十四《醫(yī)統(tǒng)》......
  • 《圣濟(jì)總錄》卷一二四:半夏木通湯處方半夏(湯洗7遍去滑,焙)半兩,木通(銼,炒)半兩,干姜(炮)半兩,芍藥1兩,桑根白皮(炙,銼)1兩。制法上為粗末。一方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咽喉如有物噎塞,飲食妨悶。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
  • 《杏苑生春》卷五:半夏杏仁湯處方半夏3克 杏仁2.4克 枳殼 桔梗 片芩(炒)紫蘇各1.5克 麻黃1.8克 甘草12克功能主治主風(fēng)痰哮喘,喉中痰聲不斷。用法用量上藥哎咀。加生姜5片,水煎,空腹時(shí)服。摘錄《杏苑生春》卷五《杏苑》卷五:半夏杏仁......